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秋收见闻:“西藏粮仓”奏响现代化丰收赞歌

2024-09-12 来源:中国西藏网 分享:

9月,沿着西藏拉萨至日喀则高等级公路驱车而行,日喀则白朗县巴扎乡的田野一片金黄,青稞穗儿沉甸甸地低垂着,随风波涛般此起彼伏。有的村民驾驶收割机,将成熟的青稞收割、堆拢成青稞堆;有的坐在田边的遮阳伞下,喝着温暖的酥油茶;还有满脸稚气的孩童手提茶壶,沿着田埂小跑,为父母送茶……

9月10日,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农民在收获青稞。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如此丰收场景与此前相比,大不相同。过去,村民得在田间搭上临时帐篷,应对正午的酷热,家离田地远的村民,有时还要在帐篷里过夜。“那时候真辛苦啊,家里7口人,要忙上一个多月才能把青稞收割完。”39岁的乃琼村村民拉巴旦增说,“现在我们夫妻两人花上不到一周时间,就可以把30多亩地都收完。孩子可以安心念书。”

在享有“西藏粮仓”美誉的日喀则,机械化、半机械化收割代替了传统的人力劳作,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巴扎乡党委书记滕斌介绍,2014年乡里办起了合作社,全乡846户农户受益,村民们不仅用上了合作社的农机具,每年还能拿到上千元的入股分红。

合作社农机设备体系完善,包括大型拖拉机、旋播一体机、联合收割机等各类机械,共计36台。这些现代化的农机具不仅提高了青稞的收割效率,也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

今年,乡合作社的青稞良种销售达316.23万斤,销售额高达1140万元,同比增长约40%。

9月10日,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秋收场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巴扎乡所呈现的现代化秋收画卷,是日喀则,乃至整个西藏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缩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2023年西藏青稞产量达84.36万吨,播种面积达222.87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0万亩,青稞良种覆盖率达到93%,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以上。

巴扎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的主任多吉次旦今年在乡里忙得不亦乐乎。出生于日喀则的他,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推广先进的植保无人机,指导农民们如何使用这些高科技设备进行青稞的病虫害防治。乡里已经有5名村民获得了植保无人机驾驶证。

“几年前,想进行青稞田的病虫害防治,乡里得组织30多人排成一排,手工撒播农药。”多吉次旦说,现在只需要两台先进的植保无人机,就能轻松完成上千亩青稞田的病虫害防治任务。

秋风掠过,传来阵阵青稞香。田地里各式各样农机具的发动机声此起彼伏,奏响一曲现代化的秋收合唱。“我们的生活,就像地里的青稞一样,越来越饱满,越来越有滋味。”多吉次旦说。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