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驻华外交官走进故宫 探寻中国“文化密码”

2021-06-23 来源:新华网 分享: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记者潘洁)“与明代的紫禁城相比,现在保护完好的建筑占比有多大?”“在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方面,故宫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今后我们能在故宫看到更多的外国藏品展出吗?”……21日,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驻华外交官们踊跃提问,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侃侃而谈,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驻华外交官走进故宫,在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雄伟建筑群之中,探寻中国的“文化密码”。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向驻华外交官介绍故宫的建筑特色。新华社记者潘洁 摄

“登上延春阁,远眺故宫古建筑群,我仿佛能穿越历史。”俄罗斯驻华使馆文化部负责人库金娜·安娜精通中文,她感慨,故宫厚重的历史气息,让她再次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故宫工作人员向驻华外交官介绍文物修复前后的对比图。新华社记者潘洁 摄

在故宫文保科技部文物修复室,从古钟表到书画,从青铜器到金币元宝,一件件被岁月侵蚀的瑰宝,在文物修复专家们的手中重现光彩。

“原本以为这些修复专家年纪都比较大,没想到一进修复室就看到了一些年轻面孔。”安娜说,博物院能吸引青年一代投身文物事业,值得称赞。

驻华外交官观赏修复后的古钟表。新华社记者潘洁 摄

阿曼驻华使馆二等秘书纳赛尔·拉希德对修复专家们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尤为感叹。“为了修复一幅画,修复专家会花一年多的时间,太不容易了!”他说,中国对传统文化和文物的保护,值得阿曼学习。

匈牙利驻华使馆参赞宋妮雅是一名考古学家。在青铜器修复室,她饶有兴趣地向工作人员询问修复细节。“中国的文物修复方式和标准与我们不太一样,很受启发。”

宋妮雅说,尽管自己曾多次参观故宫,但每次来都有新发现、新收获,在这里,能够真正感受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期待更多中国文物走进匈牙利,两国开展更多文化交流活动。”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