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百年大党何以实现民族复兴

2021-07-08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七一”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联系,深刻揭示了百年大党何以能够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道理。

世界发展史就是一部文明兴衰史。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大部分已经衰落或消亡。真可谓文明兴衰何其多!文明复兴何其少!你看,曾与古代中国齐名的几大文明古国,都经历了由兴而衰的大起大落,都有重拾荣光的复兴抱负,但实现民族复兴难乎其难,以致英国作家卡彭特断言:“世界史中,尚未见有回春复活之民族,重为世界之强国”。然而,卡彭特这个断言被屡创政党传奇的中国共产党打破。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功开创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文明发展新路,为人类社会增添了举世瞩目的亮丽胜景。

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理论开辟中国道路,彻底扫清“近代中国向何处去”之迷茫,前所未有地破解了民族复兴的“世纪难题”

道路决定命运。民族复兴首先面临的是道路问题。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能够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是近代中国急需破解的大难题。

近代中国是在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中积贫积弱的,是在西方主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中落伍时代的,是在帝国主义列强轮番侵略和瓜分之中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据统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与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共签订了1175项不平等条约,对外赔款累计高达13亿两白银,使中国濒于亡国灭种境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双重矛盾。这就决定了实现民族复兴必须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这也决定了民族复兴这项历史使命的担当者必须具有天下为公、大公无私的品质和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的能力。唯有如此,方可带领人民走上兴国强国之路,完成民族复兴伟业。

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仁人志士们和各种政治力量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救国方略和制度方案。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的“接连而起”,还是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各样的主义、思想的“粉墨登场”,还是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的“轮番亮相”,都无济于事,都以失败告终,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悲惨命运。正如“七一讲话”所精辟指出的:“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根本结论和根本经验。

走自己的路,在夺取全国政权前就是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走自己的路,在夺取全国政权后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走自己的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走自己的路,在新时代就是守正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得益于这样的道路和制度,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中国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声音、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备受关注,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时间之短、逆转之速、成就之大,亘古未有,世界惊艳!

中国共产党以坚定信仰熔铸中国精神,彻底改变中国人“精神上被动”之困境,前所未有地铸造了民族复兴的精神大厦

一个民族精神上主动、精神上强大,才能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地支撑本民族发展强大。民族复兴同样如此,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而且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力量、文明力量;不仅是经济的复兴、物质的复兴,也是精神的复兴、文化的复兴、文明的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中华民族曾以农业文明领先世界数千年,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近代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中彻底落伍,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节节败退,曾经的“泱泱大国”已经不敌“蕞尔小邦”。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联合压迫下,中国是带着首都被八国联军攻占的耻辱进入二十世纪的,不仅经济上积贫积弱,政治上腐朽不堪,更重要的是精神上陷入被动。

那是中国风雨如晦的年代。封建专制思想紧紧压抑和束缚着人们的精神,导致民智愚钝、民魂丢失、民声寂寥;帝国主义进行大肆的文化侵略和精神奴役,以腐蚀民族意识、摧残民族气节。如此双重压迫导致的思想上封闭、精神上被动的状态,是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首要障碍。鲁迅曾经用“无声的中国”“沉默的灵魂”“十全停滞的生活”来概括近代中国社会的精神状态,并把自己的战斗任务概括为“改革国民性”。

中国人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的事情,是一个由少数先进分子到知识分子再到普通群众的过程。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长期以来封建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使中国知识界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受到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拉开了中国人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序幕。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推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开始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一股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潮流,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也是中国人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的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理论武器,带领中国人民进入精神主动的新境界,开启重塑民魂、重振民智、重拾民心的创新创造之旅,构建中国人民的“精神大厦”,从此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前途和命运发生了根本改变,从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航船就有了坚强领航者。

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人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的作用,形象地说就是“发动机”和“助推器”。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产生的,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因为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激活了中华文明,赓续了中华民族千年文脉,使中华文明保持着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的地位;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谋利益、为被压迫民族谋解放的学说,能够唤醒民众为实现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七一”重要讲话说得很精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中华民族精神上复兴、思想上主动的标志性成果,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

“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一次次从血泊中爬起来,一次次从危机中走出来,克服难以想象的风险、挑战、难题,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奋斗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革命文化、建设先进文化,构建起彰显党的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价值、凝聚各方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个精神谱系不断为中华民族注入生机和活力,使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伟力和民族自信心,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法宝。

中国共产党以独特优势凝聚中国力量,彻底改变中华民族“一盘散沙”之乱象,前所未有地汇成了民族复兴的磅礴合力

近代以来,“一盘散沙”是中国社会一个基本病象。著名启蒙思想家梁启超认为:中国“然终不免一盘散沙之诮者,则以无合群之德故也”。孙中山不无忧虑地说:“中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

因为“一盘散沙”,近代中国进入了“西方侵略者在东方海岸架起几门火炮就可以奴役一个国家的时代”,抵挡不住西方列强发动的一场又一场战争,整个民族陷入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悲惨境地。当时一些仁人志士看到了中国“一盘散沙”的病象,也在寻找“药方”。梁启超提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与“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的新民理论;孙中山重视社会革命和建设中的“团体”对组织群众的关键作用,创建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主张。凡此等等,都无法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邓小平指出:“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硬核力量与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人民军队的坚盾力量、统一战线的增量力量相结合,形成无坚不摧的中国力量,最终将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中国统一起来、凝聚起来了。

党的领导是中国力量之硬核。中国共产党具有科学组织路线、崇高组织使命、严密组织体系、独特组织机制、严格组织纪律,在长期实践中发挥着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把军队强大起来的领导优势和组织优势。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强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力量的硬核形象。

人民群众是中国力量之主体。数千年来,“民众”一直是被剥削、压迫和奴役的对象。只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是千真万确的。在当年江西苏区,一个23万人口的兴国县,先后参军、参战的革命群众就高达8万多人,为革命捐躯的就有5万多人。在淮海战役中,当时投入战斗的解放军为60万,苏鲁皖豫四省支前的民工高达543万,陈毅同志感慨地说:淮海战役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正所谓民众一旦唤醒,力量真是无穷!

人民军队是中国力量之坚盾。复兴大业呼唤强军保障。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持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到“支部建在连上”,再到“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确立,创造性建构了一整套建军治军原则,培育了特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建立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伟大功勋。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人民军队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也由此更加坚实。

统一战线是中国力量之巨量。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统一战线这个法宝,通过建立民主联合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等,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无比强大的力量,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更加生长壮大。正如“七一”重要讲话指出的:“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中国共产党以伟大成就作出中国贡献,彻底摆脱中国被开除“球籍”之危险,前所未有地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历史上,辉煌时期的中国曾经源源不断地为世界作出卓越贡献,但落伍后的中国在世界上则沉寂了较长一段时间。1956年8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就中国发展对世界的贡献问题,讲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如果不能对世界作出应有贡献,“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但中国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被彻底解除了,那个喧嚣流行的担心大国崛起强盛之后不愿履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的“金德伯格陷阱”也在中国被不断证伪了。如今的中国,集正义捍卫者、文明创造者、发展推动者、安全维护者于一身,多领域、全方位地为世界贡献着无形和有形的“中国制造”。

先说正义捍卫者。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始终把驱除黑暗和邪恶、维护公平正义作为重要使命。一百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成功建立社会主义中国、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努力,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历史逻辑,使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旺盛生机和活力,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方案,为建设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

再说文明创造者。文明复兴是民族复兴的核心要义,是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马克思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质上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凤凰涅槃和中华新文明的应运而生,使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避免毁灭消失的厄运,为捍卫人类文明多样性作出重大贡献。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正以与西方迥异的政党体制、社会制度、价值取向、发展模式、文明形态,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民族复兴。这些“中国制造”无疑宣告“历史终结论”的终结,宣告“西方中心论”“西方文明优越论”“西方发展模式唯一论”的破产,有效启迪陷入“西方之乱”中的国家走出治理困境,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再说发展推动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解决了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曾经存在的“生存型”难题,而且为解决世界发展难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中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新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尤其是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倡导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全球化,倡导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新合作观,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等,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为创新全球发展理念、加快世界经济复苏、坚定全球化发展方向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说安全维护者。当今世界处于不确定性不安全性剧增的动荡变革期,安全发展尤显珍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成功范例。不管经济全球化的逆流多么汹涌,不管世界发展大潮中的“回头浪”多么凶险,中国共产党始终是践行安全发展的中流砥柱,中国永做世界安全发展的“压舱石”。中国倡导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交往观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毫不动摇,坚持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毫不动摇,不断为优化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重构世界安全秩序作出重要贡献。

“七一”重要讲话豪迈地指出:“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抚今追昔,斗转星移。从毛泽东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战略谋划,到邓小平明确“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再到习近平总书记“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线图愈益清晰、任务书愈益明确、决心信心愈益坚定、能力实力愈益强大。展望未来,不到1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过30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人口规模和体量来说,历史上英国的崛起是千万级的,美国的崛起是上亿级的,当今中国的崛起则是十多亿级的。这是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抱负和担当的伟大使命,这是充分展示中华民族雄心和智慧的伟大创举,也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奇迹。

关键词 >>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百年大党,民族复兴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