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为人民幸福奠定健康根基——写在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

2021-08-18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芳、胡喆 分享: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题:为人民幸福奠定健康根基——写在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

  新华社记者陈芳、胡喆

  构建起从“零”基础到参保人数13.6亿人的世界最大医疗保障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35岁提高至目前的77.3岁;实现从“小病靠扛、大病靠天”到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的转变……

  第四个中国医师节19日即将到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广大医务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展现新作为,努力为14亿多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收费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2019年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无疑是这座医院里最忙碌的地方。

  设立外科急诊手术团队、指派专员每天和急诊科医生一起梳理该科滞留患者情况……

  在北京协和,抢救室患者平均滞留中位时间从2019年的81.8小时缩短到现在的68.4小时,抢救成功率也提高到91%以上。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管理处互联网诊疗开发组工程师在巡检系统运行情况(2020年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信赖和期待背后,是超大的压力和难度。老百姓希望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我们就要始终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把医疗资源向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倾斜、集中,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医师队伍建设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实施路径,推动医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取得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医学大家和人民好医生。

  来自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邢锦辉,是当地百姓的健康“守门人”。她扎根基层30多年,关爱贫困家庭,经常对孤寡老人、贫困户实行免费治疗,捐资数十万元,改善山区医疗条件。

  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医师408.6万人,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所有医学主要专业,每千人口医师数达到2.9人。

  村民在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中心卫生院进行“一站式”结算(2019年4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达到77.4亿,我国医师队伍支撑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成为“全球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指数”排名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强化医师权利保障、积极稳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正在审议中的医师法草案,让人民生命健康守护者的权益有了保障,让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有了更多暖心的支撑。

  面向新征程,“十四五”规划纲要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健全全民医保制度,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这些目标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顺应了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时代要求,更加注重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表示,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右三)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房内工作(2020年7月30日手机拍摄)。新华社发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参与和指导武汉及周边城市20家医院数千人次的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从事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临床救治与科研工作30多年……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第一时间赶赴湖北支援,随后又转战多地,连续抗疫250多天。

  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广大医务人员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赢得了社会高度赞誉。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前左三)在武汉武昌区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开展疫情防控(2020年3月24日摄)。新华社发

  吴浩,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从石家庄到广州,从瑞丽到南京……今年以来,他一直奔波在抗疫的第一线,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

  近期出现的多点散发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进入8月,连续奋战的吴浩又在江苏待了十多天。他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的专家们通过网络对170多万名基层社区工作者进行专门的防疫培训。

  小到指导垃圾处理、防控区划分、隔离人员管理,大到制定防控方案,他们都冲在前面。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我们要做百姓身边的‘好大夫’。”吴浩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率先实现正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

  坚持早部署、多路线,我国在2020年2月就成立专班部署疫苗研发,新冠疫苗研发速度与数量始终处于世界第一方阵。截至2021年8月14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已经超过18.5亿剂次。

  当前,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超2亿例,多种新冠变异株的出现,为疫情防控带来新挑战。

  在这场疫苗接种的“大考”中,为了便民利民,医务人员推进全人群接种,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点、重点场所上门接种齐头并进;重点行业人群、重点单位人群、重点地区人群一扩再扩……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国抗疫争分夺秒。

  居民在福建省三明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内等待办理医保报销手续(2014年12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是人民健康

  福建三明,中国东南的一座工业小城。医疗费用一度每年呈两位数增长,医保基金曾经面临“穿底”风险,出现了“药品不为治病、医生不为看病、医院不为公益”的怪现象。

  以虚高药价、过度诊疗为“狙击点”,三明烧起了医改的“第一把火”。医院药品耗材收入下降、医疗服务收入提高,2019年,三明人均医疗费用1734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46%。三明医改在中国医改史上写下重要一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1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坚定不移。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十四五”再出发,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今年我国还将再布局16个区域医疗中心,力争看大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

  ——发挥医改主力军作用,书写守护人民健康的新担当。

  8月2日,市民在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体育中心新冠病毒疫苗集中接种点接种疫苗。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2021年5月13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挂牌。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疾控体系改革的关键一步,是保护人民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疫病防控水平和救治能力,同时顺应健康发展新趋势,从单纯预防控制疾病向全面维护和促进全人群健康转变。

  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8月16日,市民在南京市秦淮区新冠疫苗集中接种点登记信息。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绝不局限于卫生健康部门或卫生健康行业一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才能真正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关键词 >> 医师节,健康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