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濒危物种在“动植物王国”再“安居”

2021-12-22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分享:

新华社昆明12月21日电  题:濒危物种在“动植物王国”再“安居”

新华社记者赵珮然

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拥有“雪山精灵”之称的濒危物种滇金丝猴如今在“三江并流”腹地的高山密林中自得其所、繁衍生息,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这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里的滇金丝猴(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1985年底,云南省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程师钟泰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专家一道开展野外调查时,第一次见到滇金丝猴。“滇金丝猴之所以被称为‘雪山精灵’,不仅是因为它们的颜值,更由于它们种群稀少,避居雪山深处,寻常难能一见。”钟泰说。

“白马雪山的保护之路,其实颇费了一些周折。”69岁的护猴员余建华说,曾经居住在附近的村民们以打猎、伐木为生,滇金丝猴栖息环境受到影响,猴群数量一度减少,保护形势严峻,“雪山精灵”一度从村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钟泰说:“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因此我们以改善物种栖息地为突破口,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全力拯救‘雪山精灵’。”

为了拯救濒危的滇金丝猴,1983年,云南省批准建立白马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获国家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马雪山实行严格保护政策的同时,探索“社区共管”的保护模式,将保护与周边居民的生存发展相结合,促进滇金丝猴种群恢复性增长,才让这一物种有了“安居”的家园。

“保护区建设之初,滇金丝猴的种群数量不足500只。”钟泰说,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社区共管、资源保护和科研监测等一系列举措,调动并吸引了大量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分布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滇金丝猴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已达到2300余只。

“村民们也逐渐加入到保护生态的队伍当中。”余建华说,如今很多村庄附近就是滇金丝猴分布的重要区域,“猴子现在已经不那么怕人了,有时候不到50米都能看到”。

除白马雪山外,云南省一直致力于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保护了绿孔雀、亚洲象等一大批珍稀濒危动物的种群及其栖息地,为它们提供了“安居”的家园。

这是8月9日在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境内拍摄的象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卫斌介绍,自1958年云南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来,全省先后划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11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362处,全省自然保护地面积达549.58万公顷。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在这些约占云南省国土面积14.32%的自然保护地内,全省90%的重要生态系统和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据调查监测,云南约有50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分布区增加和扩大。其中,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增至约300头,滇金丝猴由1400只增至3300只以上,西黑冠长臂猿由800只增至1300只左右。

每年迁徙至云南的鸟类多达420种,赤麻鸭、灰雁、绿翅鸭等7种水鸟数量超过1万只,并不断观测到鸟类新记录、新分布。

2月24日,黑颈鹤在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大海子湿地嬉戏。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强调,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亚洲象、滇金丝猴和绿孔雀等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旗舰作用,又是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物种,保护好它们也就保护了这个区域的整个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教授杨宇明说。

云南的自然保护地实践是我国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范围、大规模、多样化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使旗舰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对整个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保护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云南一群野生亚洲象北巡,并在人工引导下平安回归栖息地,引发广泛关注。跟随大象的脚步,我国政府与民众一路精心管护,护象行动得到世界肯定。云南拯救濒危物种亚洲象的故事温暖全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未来,云南将采取加强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强化监测预警等措施,继续推动亚洲象在森林“安居”,促进人象和谐共生。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30年来,在全球亚洲象总量不断减少的形势下,我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增长到目前的300头左右,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有力证明,也是我国生态保护持续向好的直接体现。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