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稳”中求进、真抓“实”干、守正创“新”——从三个关键词透视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答卷

2021-12-28 来源:新华网 分享:

新华网北京12月27日电 题:“稳”中求进、真抓“实”干、守正创“新”——从三个关键词透视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答卷

新华网 李函林

开局之年极不平凡,高分答卷来之不易——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1至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07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前11个月,我国吸收外资突破1万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总量。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

以坚实之力夯发展之基,以实干之姿务创新之实——

做强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坚持创新引领第一动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实干作风……中国经济的发展,“稳”为主线贯穿始终,在大国迈向强国的征途中,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愈加坚定。

脱虚向实 以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

开局之年,金融支持实体力度更大,活力更强。

央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7.4%和37.8%,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已经清零,各项政策正在引导资本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

初冬世界,在“国际生态岛”上海崇明的一座仓库内,源源不断的农林废弃物正通过传送带转运至发酵仓。

“变农废为宝,环保产电,形成生物质—电—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后,年消耗农林废弃物3.5万吨,年处理粪污7.3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百万吨碳排放,带动周边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上海欧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晖向记者展示标准化、处理量庞大的发酵仓。

2020年12月,交行为欧海能源提供了5200万元绿色贷款,并给予五年期LPR基准下浮的低贷款利率优惠。“该项目在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型农业、节能减排等方面有诸多创新,我们突破了原有的抵押担保模式,给予项目信用贷款的支持。”交行上海崇明支行行长黄进介绍。

“交行把发展绿色金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动抓住其中机遇,提升ESG市场形象;这是落实国家关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明确要求。”交通银行行长刘珺表示,践行金融服务国家支持绿色低碳产业,是交行绿色金融的应有之义。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暨开市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一手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手奋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正本清源,更多资金和资源正加速投入实体经济。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鸣钟开市。81家首批上市企业中,87%来自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

“广脉科技是首批登陆北交所的企业,2017年我们首次接洽到这家企业,在对方无法提供抵押担保的情况下,基于其丰富的项目经验、技术资质和下游订单,我们迅速为其发放了2000万元信用贷款。”南京银行行长林静然说。

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既是坚守服务实体、回归本源的责任所在,更是把握市场机遇、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既是国家战略,也是银行发力的主阵地。金融业应趁势而上,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企业跨越式发展增添强劲引擎。”林静然表示。

从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到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从加强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精准“滴灌”到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把政策给足、将服务做到位、为科技创新营造环境,金融活水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如虎添翼”,中国经济根基不断夯实。

真抓实干 以创新实干托举中国经济

开局之年,实干精神成色更足,高质量发展特征鲜明。

立足新发展阶段,上亿市场主体加强创新、积极转型,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质效提升,实体经济发展速度更快、质量更高。

——创新更强。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到2021年的第12位。一些重大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一些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品快速增长。

——结构更优。1月至11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7%,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4.8%,明显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的增速。

——发展更“绿”。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3%。

7月1日,在广东省珠海市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精密模具公司车间里,格力石墨电极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在工作。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在珠海格力的全自动化生产车间,冲压、车身、涂装各类机器人忙个不停,整条生产线从工业设计到工业装备已经实现了100%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核心竞争力是实体经济之魂,而根源是创新。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中国实干家公开课”上表示,“实体经济企业要在研发上舍得花钱,没有一代代的技术升级更迭,就实现不了可持续发展。”

“现在向国际社会承诺‘双碳’目标,对我们来说责任重大。我们用9年时间研发出‘零碳源’技术,实现发电、储能、直流驱动、制热、照明的完整流程能量循环,碳排放减少85.7%,助推绿色可持续发展。”董明珠说。

“实干”是中国企业家的底色,实干精神是一种超越了追逐短期利润的价值追求,更是一种对自我、对国家、对信仰的责任承诺。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才能遇危机而不倒,激发源源不断的活力。

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创一代”企业家都是在埋头苦干、孜孜不倦中建功立业。宗庆后总结34年创业心得:“越是热闹的行业,竞争越激烈,很难立足。绝不因为看到别人在别的行业赚大钱就头脑发热,而要踏实做好手里的事。但一旦抓住机遇就大干快上,小步快跑。”

坚持创新引领,把握发展机遇。宗庆后说,“我们打造了中国第一条数字化与智能化饮料生产线,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能源效率和机械效率,更加绿色环保,使娃哈哈的质量与价格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占有绝对优势。”

“明年我们将建成投产3条无菌智能化生产线,将运用5G和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化营销系统、上游供应链、后道仓储发货等全部打通,接入销售订单后,何时生产、排单发货都将自动进行,生产效率提高20%的同时人工成本方面可以降低20%。”宗庆后说。

“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通过创新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注重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实干、实在、实效,中国经济强劲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夯实根基 把牢稳中求进总基调

开局之年,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主要宏观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主要数据显示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在总体“稳”的基础上继续向着高质量发展“进”。

但与此同时,看到来之不易的成绩,也不可轻视新征程上的挑战。经济增速回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疫情走势和经济走势趋于复杂,一些新情况和老问题交织叠加。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的三重压力。

10月23日,一艘轮船在拖轮的协助下向唐山港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靠泊(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聚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部署。

“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一系列部署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部署,进一步巩固中国经济“稳”的态势。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关于经济增长走低的预测,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底气和韧劲非常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要进入景气新周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说。

观察经济形势,既要看短期,更要看长远、看大局,方能拨云见日辨明大势。在姚洋看来,随着疫情控制和疫苗接种情况持续向好,国内的消费有望回升,总体而言,明年下半年经济形势比上半年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复苏但势头趋缓,预计全年增长率为5.9%,而中国经济将增长8%。

“这不仅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也高于主要经济体增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下阶段,尽管还面临一些风险挑战,但总的看,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发展质量逐步提升的态势有望保持。

实践反复证明,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决心和信心所在。

经济底盘愈发坚实,抗风险能力更加强大。中国经济总量迈上100万亿元新台阶,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中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全工业门类,而且正在新能源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弯道超车;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实体经济“骨骼”更强韧、更有实力。

实干铸就伟业,奋斗开创未来。中国经济当前的“实”,昭示发展未来的“稳”,继续做足“实”的功夫,奋进的中国经济将更有实力。2022年即将开启,当“稳”“实”“新”的底色更加浓重,中国经济将以更强的韧性与活力迎击“逆风”。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