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2022年首次考察看冬奥筹办备赛,习近平重点关注哪些大事?

2022-01-0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分享:

时政新闻眼丨2022年首次考察看冬奥筹办备赛,习近平重点关注哪些大事?

北京冬奥会,是2022年的一件大事。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热情而又笃定:“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

点击进入下一页

1月4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继2017年、2021年之后,总书记新年首次考察再次聚焦北京冬奥会。这也是他第五次实地考察冬奥筹办工作。这一次的考察内容,在“筹办”之外还加了两个字——“备赛”。考察当天,正值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个月之际。

总书记此行看了什么?关注了哪些主题?释放了哪些信息?

点击进入下一页

△1月4日考察点示意图

看场馆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家速滑馆考察。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国家速滑馆从空中俯瞰呈马鞍形,冬奥期间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产生14块金牌,是冬奥会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单个场馆。(总台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国家速滑馆有一个形象的名字——“冰丝带”。它通体晶莹,外立面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幕墙外有22条高低盘旋、环绕飘舞的“丝带”。

“冰丝带”的另一重寓意,是速滑选手滑行于冰面,像丝带一样轻盈。

点击进入下一页

△“冰丝带”由晶莹剔透的超白玻璃彩釉印刷,平均每条丝带长约620米。这是“冰丝带”样板。(总台央视记者王鹏飞拍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 “冰丝带”屋面索网结构采用国产高钒封闭索,是世界最大的索网体育馆屋面。这是屋面索样板。(总台央视记者韩锐拍摄)

场馆建设是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中之重。

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时,曾特别强调场馆建设要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

“冰丝带”可以说是这些特色的集大成者。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9年,“冰丝带”分别荣获中国制冷北极熊奖和中国钢结构金奖。(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告诉《时政新闻眼》,为了打造“最快的冰”,“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冰面下铺有无缝不锈钢管,钢管中流动的液态二氧化碳能保证冰面温差不超过0.5摄氏度。温差越小,冰面越平整,硬度越均匀,利于滑行。

“冰丝带”是全球首个采用这项制冰技术的冬奥速度滑冰场馆。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冰丝带”的冰,因科技而智慧。

近1.2万平方米的冰面,采用分模块控制技术,未来可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制冰,能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群众性冰上运动,完全满足了总书记提出的“一些场馆要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要求。

点击进入下一页

△ “冰丝带”能通过智慧管理实现馆内气温分层,同时保证冰面、运动员体温体感以及观众席等不同环境的适宜温度。(总台央视记者王鹏飞拍摄)

在以往四次冬奥考察中,习近平曾先后赴云顶滑雪场、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比赛场馆考察。

在考察比赛场馆时,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注重实用、保护生态,坚持节约原则,不搞铺张奢华,不搞重复建设。

点击进入下一页

△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主研发的高速轨道摄影机(左下)将在赛时为观众提供比赛的精彩画面,图中左上方大屏幕实时显示摄影画面。(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看服务保障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一场座谈会。他指出,赛事组织、后勤保障、对外联络、宣传推广、市场开发、社会动员等赛会运行保障和服务工作,要系统设计、扎实推进。

主媒体中心和运动员村,是检验国际重大赛事保障服务能力的重要一环。在今年1月4日的考察中,总书记专程考察了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和冬奥村(冬残奥村)。

张文雷是主媒体中心运行团队的场馆主任。据她介绍,主媒体中心在赛时将为约11600名境内外记者提供注册、采访、转播、技术、交通、住宿、防疫等服务。用两个词形容,是“全天候”+“全流程”。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主媒体中心运行团队的场馆主任张文雷。(总台央视记者王晓东拍摄)

在五年前那场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提高赛会运行保障和服务效率。

去年1月,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按照“三个赛区、一个标准”的原则,全面做好住宿、餐饮、交通、医疗、安保等各项赛会服务保障工作。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这是主新闻发布厅。(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时政新闻眼》了解到,主媒体中心的最大亮点之一是“智慧化”,赛时将有上百台机器人上岗,提供巡游、送餐、送物、导引、消杀、清废等服务。

以机器人餐厅为例,将有约120台餐饮机器人同时服务数千人,媒体记者只需要手机扫码就可轻松点餐。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这是机器人调酒吧台。(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天机器人餐厅制作的辣子鸡丁、意面等四道美食。(总台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北京冬奥村是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的赛时之家。冬奥会期间,这里预计将接待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1670名冬奥运动员和随队官员,为他们提供24小时服务。

点击进入下一页

△北京冬奥村。(总台央视记者刘岳拍摄)

北京冬奥会是在疫情背景下举行的。防疫工作,至关重要。

《时政新闻眼》了解到,在冬奥村的运动员住宿套房,仅卧室、卫生间、客厅的清洁及消毒工作就涵盖22个步骤。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这是运动员卧室,以及专为残障运动员设置的卫生间。(总台央视记者郭鸿、彭汉明拍摄)

冬奥村还开设了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综合诊所,设置急诊、理疗康复、影像、中医、牙科等18个学科。比赛开始后,综合诊所将提供每天16个小时基本门诊和24小时紧急救治需求。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这是牙科检查室。(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看运行管理

在去年1月召开的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六项要切实抓好的重点工作,其中第二项是做好赛时运行工作。

总书记强调,建立高效有力的赛时运行指挥体系,提升跨区域、跨领域的指挥调度和应急保障能力,确保赛时运行安全高效。

点击进入下一页

1月4日,习近平来到石景山首钢园区,考察这里的北京冬奥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

首钢园区是北京冬奥组委所在地。三年前,总书记曾来此考察北京冬奥会展示中心展厅,视频连线延庆赛区场馆建设者,并看望慰问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代表。

点击进入下一页

△石景山首钢园区。(总台央视记者李炜拍摄)

北京冬奥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堪称“冬奥大脑”,这里既是指挥中枢,也是信息汇聚地。30余米长的四块大屏幕展现赛时场馆运行实时画面,指挥部可实时了解涉奥场馆场所运行状况。

点击进入下一页

△调度中心现场。(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集各方之智,聚各界之力,形成做好筹办工作强大合力。

在去年考察冬奥筹办时,总书记鲜明指出,要结合新形势,对各项工作重新进行规划调整,切实把筹办工作的重点放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组织好赛事上来。

点击进入下一页

看训练

综观五次冬奥考察,习近平每次都重点关注运动员的训练备战情况。

在今年这次考察中,总书记专程来到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看望慰问运动员、教练员等,向大家致以新年祝福。

点击进入下一页

△俯瞰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总台央视记者刘岳拍摄)

坐落在卢沟桥畔的二七厂,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清朝邮传部“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上世纪20年代,这里是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的策源地之一。50年代,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台内燃电动机车。

2018年3月,有着120余年历史的二七厂停产转型。以部分老旧厂房为基础,建起了集训练、科研为一体的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

点击进入下一页

△改建后的训练基地保留了部分二七厂的原貌。(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六自由度一馆的多功能训练系统,适用滑雪专项训练。运动员采用真实雪板和雪杖在沉浸式VR环境中训练,脚下的雪毯能模拟出雪上滑行的摩擦力感。(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分析得很透彻。2017年2月,他在五棵松体育中心看冰球比赛训练时指出,我国冰雪运动总体上是“冰”强于“雪”,既要强项更强,更要抓紧补短板。

去年1月,总书记接连考察北京延庆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以及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了解“雪”项运动员的训练情况。

点击进入下一页

△工作人员正在给雪板上蜡。目前国内的雪蜡联合攻关团队正在研制更适合大众群体使用的液体雪蜡。(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漂浮舱可以帮助运动员压缩身体恢复理想运动状态的时间。(总台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总书记对中国冰雪运动员寄予厚望。2019年2月,在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他勉励国家冰壶队刻苦训练、全力备战、勇攀高峰,力争实现新的突破。去年1月在首都体育馆,他强调运动员要有为国争光、勇创佳绩的志气,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点击进入下一页

△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的速滑馆。(总台央视记者钟锋拍摄)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冰雪运动难度大、要求高、观赏性强,很能点燃人的激情。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他说,“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题中之义。”

在冬奥健儿的带动下,加快冰雪运动普及和提高,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这是总书记的深远思考和战略谋划。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主笔丨郁振一

记者丨彭汉明 杨立峰 王晓东 卢心雨 郭鸿 刘岳

视觉丨陈括 张晶 齐欢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

    4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国家速滑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北京冬奥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实地了解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
  • 2021年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十件大事发布

    近日,四川省委改革办发布2021年四川深化改革十件大事名单。
  • 2022年美国经济五大疑问

    随着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减弱,以及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加速传播导致疫情严重反弹,经济学家普遍预计,2022年美国经济增速将回落。综合来看,五大关键问题将决定2022年美国经济走势...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