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中国经济,稳扎稳打中突破创新

2022-01-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分享:

【经济界面】 

中国经济,稳扎稳打中突破创新

——三大关键词看2022年中国经济走势

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 董蓓

“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14万亿元,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领跑世界主要经济体,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动能蓄积。

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答卷。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应该在正视困难的基础上坚定信心,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为2022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性基础。

中国经济,稳扎稳打中突破创新

山东港口青岛前湾港外贸集装箱码头,货轮在装卸集装箱。俞方平摄/光明图片

稳增长:全年有望实现稳中有进

【预测】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日前举行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会,预测2022年中国经济将稳健增长,预计全年GDP增速为5.5%左右,经济增长将呈现前稍低后略高趋势。预计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GDP增速的拉动分别为3.9、0.9和0.7个百分点。

“2022年,是我国经济逐步回归常态运行的一年。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发展也面临压力。尽管存在这些风险挑战,但总的来看,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没有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因素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变。从全年看,经济有望实现稳中有进。”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指出。

我国疫情常态化防控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生产生活秩序总体稳定,促进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到目前为止,我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都是最少的,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肺炎疫苗29.3亿剂次,完成疫苗全程接种总人数12.2亿人,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是最多的,这为经济增长筑牢总的防线。

我国产业供给体系全,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产业体系完备,配套也较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较强,能够很快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促进供给增加。近年来,我国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相机调控,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经验,促进了经济平稳发展。2020年以来,面对世纪疫情,我国保持战略定力,没有采取大水漫灌的强刺激,而是针对市场主体帮扶政策到位,促进了经济恢复,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国通胀率、政府债务水平较低,货币政策有空间,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多,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面对多重考验,我国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畅通经济内外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这是我们的信心和底气所在,更是新的一年继续推动经济稳健前行的重要基础。

中国经济,稳扎稳打中突破创新

市民在宁夏银川一家超市购物。新华社发

蓄动能:“科技赋能+消费反弹”将唱主角

【事例】

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一期项目全面开车成功;全球最先进140米级打桩船“一航津桩”建成交付;国内首套全自主可控3兆瓦风机主控系统并网投运……2022年开年以来,一批重大项目密集投产、开工,为新年开局起步踩下“油门”。

“2021年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预期目标完成情况良好,为实现‘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展望2022年,内需进一步复苏有望推动经济超预期增长。”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奂劼表示。

数据显示,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3、1.1、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20.9%。有关专家指出,2022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增长动力切换,“科技赋能+消费反弹”将唱主角。

“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涌现。”宁吉喆强调,下一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能不仅来自需求“三驾马车”的拉动,而且来自供给的推动;不仅来自内需的扩大,而且来自外需的拓展;不仅来自消费的增长,而且来自投资的发展;不仅来自改革的推进,而且来自创新的带动。我国有信心、有底气,也有能力、有条件,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空间广。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这是我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构建国内强大市场的立足之本。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所下降,2021年实现同比增长,消费登上新台阶,达到了44万亿元。

罗奂劼分析指出,尽管2021年消费恢复稍显疲弱,但2022年仍存在较大修复空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有望恢复至疫情前的潜在增长水平。全球疫情好转趋势不变。疫情对于消费的影响是把“双刃剑”,疫情一旦明显好转,消费反弹力度惊人。

尽管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对投资增长形成一定制约。但从我国发展阶段看,扩大有效投资有潜力、有空间,也有动力,促发展投资潜力巨大,补短板投资空间广阔。我国总储蓄率高,社会资金总体充裕,生产建设支撑条件较好,扩大有效投资既有需要也有较好的条件。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正在发力。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发行节奏,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下达进度,“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点项目陆续启动,“两新一重”项目有序建设,财政货币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都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今年年初以来,各地按规划开工了一批重点项目,可以说投资增长前景看好。

中国经济,稳扎稳打中突破创新

工人在装配车间安装齿轮齿轴组件。许丛军摄/光明图片

增潜力:改革开放带动发展新突破

【现场】

1月7日,在青岛海关所属烟台海关通关大厅,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李晓辉将日本商工会议所签发的RCEP原产地证书以及其他报关材料提交给了海关关员。据测算,RCEP生效首年,公司可以节约关税成本40万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实施的首周,青岛海关共为415批出口货物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

“外贸数据可以说是2021年最亮眼的宏观经济数据之一。得益于中国的开放以及竞争力提升,今年贸易这驾马车对整个国家经济的贡献有望保持正增长,贸易盈余也能够支持人民币汇率、支持经济复苏和就业。”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表示。

我国改革开放红利多,开放带动发展实现新突破。过去一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超过1.1万亿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到11.6万亿元;中欧班列开行1.5万列,增长22%。特别是今年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这必将促进对外贸易、相互投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发展。

“从经济增长率、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四大国民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充满内生动力和活力。”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稳字当头,首先要稳住经济增长势头,着力点要放在让市场主体能够保持生机保持活力。从货币政策来讲,要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这是让其充满活力、能够自我发展关键的基础性一环;财政政策上,今年应当继续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让他们能够施展得开、有能力、有活力、有实力。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发展的主题。过去一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稳定复苏,同时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创新驱动发展收获新成果,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

随着今年一系列有利于制造业投资、企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技改投入等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创新驱动作用增强,产业升级发展趋势向好,企业创新投入不断加大,推动创新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蕴含巨大的投资动力。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

●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比上年增加1336万吨,增长2.0%。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9%。其中,城市上涨1.0%,农村上涨0.7%。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市场销售规模扩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3.9%。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0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2.9%,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8.6、3.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9%。

(董蓓整理)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