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上升势头得到遏制——打好反诈人民战争 维护群众财产安全

2022-04-15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上升势头得到遏制——

打好反诈人民战争 维护群众财产安全(权威发布)

数据来源:公安部 制图:张丹峰

4月14日,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检、工信部、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进展情况。公安部副部长杜航伟介绍,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出重拳、下狠手,深入推进打防管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依法打击治理,合力挤压犯罪空间

据介绍,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云剑”“长城”“断卡”“断流”“5·10”等专项行动,先后组织开展150次全国集群战役。一年来,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4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3.4万名,同比分别上升28.5%和76.6%。根据最新统计,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连续9个月同比下降,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合力挤压犯罪空间。“公安部会同国家移民管理局组织开展‘断流’专案行动,打掉非法出境团伙1.2万个,抓获偷渡犯罪嫌疑人5.1万名;会同最高法、最高检、工信部、人民银行和三大运营商持续推进‘断卡’行动,打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4.2万个,查处犯罪嫌疑人44万名,惩戒失信人员20万名,惩处营业网点、机构4.1万个。”杜航伟说。

“工信部升级启动‘断卡行动2.0’,组织集中排查处置涉诈高风险电话卡9700多万张,清理关联互联网账号5700万余个,对全国物联网卡开展拉网式排查,一大批存量高危号卡得到全面清理。”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局长隋静介绍,2021年,工信部依法处置涉诈码号4.5万个、域名网址104万个,拦截涉诈电话19.5亿次、涉诈短信21.4亿条,部署推进“打猫(池)行动”,大力清理诈骗作案工具。

去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加大力度,依法惩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据了解,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2.5万余件,6.1万余名被告人被判处刑罚;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近4万人,依法惩治为诈骗犯罪“输血供粮”的各类网络黑产犯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循法而行,依法而治,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有力法律武器。“最高法会同最高检、公安部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去年至今又两次下发关于‘断卡’行动会议纪要等规范性法律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负责人李睿懿介绍,人民法院将不断完善和明确法律适用标准,抓紧研究制定适应电信网络诈骗特点和规律的证据规范,进一步解决此类案件侦查取证难、认定难的问题。

行业集中整治,全力追缴被骗资金

紧急止付群众被骗款3291亿元,累计拦截102万个资金账户148亿元,追缴返还人民群众被骗资金120亿元……“全国公安机关始终把追赃挽损作为反诈工作的重中之重。”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介绍,近年来,公安机关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建立快速止付冻结、涉诈银行账户风险监测拦截等机制,出台相关规定细则,依法追缴返还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被骗资金。

“促使被告人积极退赃、退赔,确保涉案资金优先返还被害人,不足以全额返还的按照比例返还。”李睿懿介绍,人民法院把挽回被骗群众财产损失与案件审理同步推进,会同相关部门依法彻查、追缴涉案资金,探索建立涉诈冻结资金依法及时返还机制,最大限度减轻和弥补被骗群众的财产损失。

金融行业“资金链”治理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一环。2021年,金融系统识别拦截资金能力明显上升,月均涉诈单位银行账户数量降幅92%,个人银行账户户均涉诈金额下降21.7%。

“人民银行建成了电信网络诈骗资金查控平台,2021年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根据公安部门指令,处理涉诈资金1.5亿笔,紧急拦截涉诈资金3291亿元。商业银行向公安机关推送涉诈受骗资金交易预警信息242.8万条。”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温信祥介绍,在诈骗犯罪多发的中缅边境地区,人民银行会同公安部门探索运用新技术协助锁定1768名跨境资金转移“背包客”,不断织密金融行业风险防控网。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诈骗分子利用跑分平台、数字货币、贸易对冲等多种方式,不断改变转账洗钱手法,转账速度快、隐蔽性强。

据介绍,下一步,公安部将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检、最高法等,完善法律法规,健全风险监测机制,提升预警拦截能力,进一步加大电信网络诈骗被骗资金的返还力度,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财产安全,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一些重点地区人员相互勾连,形成职业犯罪群体,严重败坏社会风气;一些人员受蛊惑蒙蔽,出租、出售银行卡、电话卡、支付账户给诈骗集团,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严重侵蚀了社会诚信根基。”刘忠义表示,一年来,尽管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案件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其背后折射出网络治理、社会治理等方面还需不断完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社会治安问题。”杜航伟表示,下一步,公安机关要在继续严打高压、严密防范前提下,一方面不断深化治理,依法加强对涉诈人员管理,全面落实出境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实名制和失信人员金融通信惩戒措施;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将广泛宣传与精准宣传相结合,加强对易受骗群体、案件高发行业和重点地区的精准宣传,建立全方位、广覆盖的反诈宣传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防骗意识和反诈能力。

“今年检察机关在依法从严打击的同时,将更加重视能动履职,协同推动网络诉源治理。”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负责人程雷表示,检察机关将更加重视数据赋能,强化大数据思维,推动建立数据互通共享,加强数据集成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打击治理的“死角”和“盲点”。

去年以来,工信部推出“一证通查”、12381劝阻短信,开发“老年人亲情号码预警”“闪信霸屏预警”等新功能,大幅提升了预警劝阻效果。“我们将继续加强反诈技术手段,建设国际出入口短信预警系统,实现对国际来话和短信实时主动提醒,提升群众防范跨境诈骗意识。通过‘反诈名片’,实现对主叫号码的权威标记,有效甄别号码真伪,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效能。”隋静说。(张天培)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