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四川进入主汛期,今年防汛多了哪些“新战法”?

2022-07-06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

四川在线记者 邵明亮

▲实施“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将规划新建346处水文、水位、雨量站点,开展6个水文分中心巡测基地建设

▲对山洪灾害风险区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更加精准和科学地在山洪灾害来临前做好人员转移

▲在全省10大流域全面建立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流域各类资源力量统一调度

7月起,四川省正式进入主汛期,意味着强降雨将更加集中,尤其是“七下八上”(7月下旬和8月上旬)防汛关键期,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将更加频发。

气象和水文部门预测,今年汛期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整体呈“北多南少”之势,江河汛情偏强。四川省水利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创新使用一系列“新战法”全力迎战。

基础能力提升

加强先进技术设备应用,测得更全报得更准

6月22日,四川省迎来新一轮强降雨过程,大暴雨主要集中在成都、乐山、眉山、雅安等地。

夹江水文站工作人员密切监测着青衣江干流的涨水情况。坐在控制室的电脑前,乐山水文中心夹江测报中心负责人肖瑞轻点鼠标,几百米外,宽阔的青衣江江面上空,一台白色的雷达波测流系统小车沿着横跨青衣江的索道缓缓移动,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河流的流量和平均水深等数据。“这些水文数据的实时收集,得益于先进技术手段和装备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上游来水情况,并为下游洪水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夹江水文站利用雷达波测流系统开展水文应急测报。邵明亮 摄

“夹江水文站是全省水文系统的‘新技术应用示范站’。”省水文中心水文建设处处长李道彬介绍,过去我省水文系统先进技术手段和装备推广不够,监测自动化程度偏低。例如,我省尚有6个地区水文分中心没有巡测基地,60个测报中心必要巡测设备较为缺乏,不能满足防汛减灾工作的需要。

今年,一项旨在进一步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的“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在四川省水文系统正式实施。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新建和升级一批水文监测站网,加强在水文监测与洪水预报方面的先进技术、设备应用。

近日,嘉陵江流域举行超标洪水防御演练。水利厅供图。

根据《四川水文2022—2023年基础能力提升建设方案》,四川省将规划新建346处水文、水位、雨量站点,开展6个水文分中心巡测基地建设,对60处县级测报中心配置急需的无人机、遥测船等水文应急测报装备……

划分风险等级

评估山洪危险区风险,分类采取转移避险措施

“教训太深刻了!”7月3日,回忆起2019年汶川“8·20”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和2020年汶川“8·17” 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阿坝州汶川县绵虒镇草坡新村党支部书记孟伟直摇头。孟伟的另一个身份是村里山洪灾害预警转移责任人,“现在我们做到了在山洪灾害来临前‘抢先一步’人员转移避险。”孟伟所说的“抢先一步”措施,是汶川县在水利厅防御处指导下,开展的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等级划分的试点内容。

汶川县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股股长刘晓磊介绍,全县共有山洪灾害危险区115个,根据《四川省山洪灾害危险区划分及分级技术要求(试行)》,把危险区进行风险评估,划分为极高风险区3个、高风险区40个、中风险区27个、低风险区45个,分别采取不同的转移避险措施。

草坡新村的两处山洪灾害危险区都属于极高风险区,要求实施预报转移,即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预警后,在降雨来临前或在夜幕降临前,由村委会、转移责任人组织完成危险区人员的转移。

6月21日下午,阿坝州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孟伟接到预警通知后,第一时间前往村里两个山洪灾害极高风险区,及时把两个村民小组的100多名村民转移到临时安置点。山洪灾害区风险等级划分后,村里成功应对了多次山洪灾害,没有出现人员因山洪灾害伤亡的情况。

“山洪灾害风险区等级划分今年已在全省全面铺开。”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副处长朱锡松表示,对山洪灾害风险区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可以更加精准和科学地在山洪灾害来临前做好人员转移,最大限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流域联防联控

全省10大流域水旱灾害管理“一盘棋”

6月28日,内江、成都、自贡、泸州、德阳、资阳6市的政府相关负责人以及地区水文中心负责人齐聚内江,召开了沱江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第一次会议。气象部门研判:今年汛期,沱江流域各江河站点发生中等洪水可能性较大。面对流域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6市的政府相关负责人坐在一起研究防汛工作。

能够让沱江6市坐在一起研究防汛工作,得益于四川省去年确定的一项新机制。去年9月,四川省印发《关于建立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的通知》,明确在全省10大流域全面建立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

四川省举行流域联防联控演练。邵明亮 摄

过去,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之间规划不联动、标准不统一、信息不通畅。从过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经验来看,流域各类资源力量统一调度,能够更快行动、减少损失。

“2020年,我深刻体会到了流域联防联控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乐山市副市长雷建新回忆起当年8月18日,乐山遭遇持续特大暴雨、洪峰过境的场景,他记忆深刻。面对乐山险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科学调度上游紫坪铺、瀑布沟和青衣江流域水库群,减少乐山岷江洪峰流量10000立方米/秒,乐山得以脱险。

“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断。乐山那次成功脱险的经历,就很好地体现了流域联防联控在水旱灾害防御方面发挥的显著效果,体现的是流域‘一盘棋’的工作思路。”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流域联防联控将是今年四川省防汛的一大特色,目前该项机制已在全省10大流域全面运行。

根据机制运行要求,四川省已在10个地区水文中心加挂水旱灾害联防联控监测预警中心牌子,切实担负起了“组织协调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的联合监测、联合预报预警”的重要职责。今年,四川省10大流域防汛的步调将更一致、应对灾害的举措将更有力。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