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我在三星堆修文物38年”:文物几乎都是孤品 修复须有绝对把握

2022-07-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岳依桐 贺劭清 分享:

“我在三星堆修文物38年”:文物几乎都是孤品修复须有绝对把握

透过透明玻璃,游客可以清晰看见文保工作者的工作过程。 张浪 摄

中新网广汉7月11日电 题:“我在三星堆修文物38年”:文物几乎都是孤品 修复须有绝对把握

记者 岳依桐 贺劭清

“文物几乎都是孤品,必须要有绝对的把握,才能动手修复。”近日,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副主任郭汉中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这种绝对的把握来源于文物修复师日复一日的经验积累,以及修复前经过谨慎设计、专家论证的科学方案。

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中,透明的玻璃将工作区与展示区分隔开来。游客在欣赏展厅精美文物的同时,也能直击文物修复师们的工作过程。而工作区内,又分设文物储存区、陶器修复室、玉器修复室、金属器文物修复室、象牙修复室等,各类高科技仪器一应俱全,为文物修复提供最好的硬件设施。

郭汉中(左二)正与专家研讨文物修复方案。 张浪 摄

郭汉中(左二)正与专家研讨文物修复方案。 张浪 摄

站在工作台前,郭汉中仔细检查三星堆遗址新出土的铜神坛、铜神兽、铜顶坛人像、龟背形网格状器等重磅文物的状态。从1984年至今,这位资深文物修复师与三星堆结缘已逾38年。对他而言,文物修复已经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了大量文物,在与公众见面前,需要开展哪些工作?郭汉中告诉记者,一件器物发掘、提取后,需进行清理、信息收集、分类、修复编制方案、形状矫正、缺失补配等这一系列工序,才能以最好的面貌在博物馆进行展出。

回望过去的岁月,郭汉中感慨,随着时代发展,文物修复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文物医生”们也能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更科学、精确的检测手段、先进的设施设备、新的修复材料……和过去的文物修复条件完全是两个概念。”他说,但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文物修复中一些传统的技巧、思路,仍然不可替代。“只有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相结合,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才能越做越细致,保护力度也会越来越大。”

谈及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文物的修复工作进度,郭汉中表示,目前还在文物的整理、清理阶段,这一阶段的最大难点就是信息采集。“所有可以提取的信息都要采集,包括器物上的丝织品残留、海贝等附着物、朱砂等。”郭汉中说,接下来还要进行文物分类、尝试拼对,最后才会进入文物修复阶段。

谈及文物修复的秘诀,已经带了不少徒弟的郭汉中谈道,修复计划是简单清晰的:在有依据的情况下,对文物进行缺失复原、变形纠正。“小心谨慎、仔细耐心,充分运用工作经验,根据科学制定的方案一步步实施。一定不能着急,慢慢来,文物本身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郭汉中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专访。 张浪 摄

郭汉中接受中新网专访。 张浪 摄

在郭汉中看来,每一位文物修复师都应是“杂学家”,工作过程中所涉知识领域跨度很大,包括雕塑、冶炼、钣金、雕刻、美术等。因此,要成为一名好的文物修复师,一定要注重日常经验、知识的积累,这也是他和徒弟反复强调的内容。

从数十年前在小小的文物修复室内埋头苦干,到如今在观众的“围观”下开展工作,郭汉中坦言,自己并不觉得不自在,反而觉得在信息公开的时代,能让公众对文物修复工作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采访告一段落,郭汉中又投入忙碌的工作中,因常年修复文物,他双手虎口处的肌肉高高鼓起,十分明显。他告诉记者,能与“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打交道”,是自己的荣幸,将每一件工作做到极致,是他对自己、对三星堆的承诺。

“当然,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文物修复工作可能需要耗费几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但总会有一代又一代的文物修复师接力,以期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郭汉中如是说。(完)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