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以申遗保护延老城文脉 北京中轴线申遗名录文本已完成

2022-07-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

以申遗保护延老城文脉北京中轴线申遗名录文本已完成

图为北京正阳门箭楼。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中新网北京7月18日电(徐婧)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在近日举办的“历史文化‘金名片’绽放新光彩”主题采访中,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凌明介绍,目前《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已完成,该局将确保高质量完成好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任务,延续历史文脉。

  近年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先后写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成为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图为在北京正阳门箭楼拍摄的北京中轴线。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富田 摄

图为在北京正阳门箭楼拍摄的北京中轴线。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多元参与助力中轴申遗

  为下好申遗保护的“先手棋”,北京市与国家文物局建立了中轴线申遗保护部市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实现了申遗文本、保护规划、申遗策略等靶向指导、精准助力。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涉及规划、发改、财政、司法、住建、文物、城管、交通、环境、水务等首都发展各方面工作,各部门及相关区坚持一盘棋谋划、一股绳作战,形成了资金筹措、房源置换、司法保障等各个层面的保障机制,构建多部门参与、协调联动的发展格局。

  在有关部门、属地政府和国企、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北京组建了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东城区、西城区组建了中轴线申遗专项工作组,专门负责统筹调度市、区各项工作如期推进、落到实处。同时设立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全面统筹中轴线的保护、监测、研究和展示等工作。

图为北京正阳门。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富田 摄

图为北京正阳门。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阐释价值夯实申遗基础

  在中轴线的历史价值阐释工作中,北京不断深化中轴线文化内涵,持续打磨并顺利完成《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夯实申遗保护工作基础。以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为主导、其他科研院所协同配合的文本编制团队持续发力,先后征求历史、考古、建筑史、城市规划、遗产保护等多领域近百位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建议,委托各领域权威专家开展北京中轴线科学价值、历史水系、历史文化街区、北京中轴线与既有世界遗产的关系等专项研究,深入阐释北京中轴线的突出普遍价值。

  此外,北京还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21年修订)》中增补条款,公布《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印发《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有力有效保护中轴线遗产价值载体。

  全面改善中轴线赋存环境

  北京市全面改善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保护状况与赋存环境,取得全领域多点突破。先后完成了太庙、社稷坛、天坛、景山、皇史宬、宏恩观的腾退工作;修缮开放了景山寿皇殿建筑群;整体贯通了中轴线南段御道景观并开放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拆除天坛内坛园林机械厂,新增绿化及开放面积3.2公顷。

  在中轴线周边,钟鼓楼、正阳门、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景山内一批重要文物建筑先后得到妥善修缮保护;考古发现正阳桥明代石质镇水兽;元代遗存万宁桥获得限重、限速保护;太庙、先农坛核心区内市属机关单位办公用房全部腾退拆除;严重影响风貌的北海医院和东天意商城建筑率先降层;钟鼓楼周边申请式退租和第五立面整治收效显著;地安门外大街沿街立面、先农坛体校东侧场馆外立面风貌相适;先农坛“一亩三分地”恢复展示,时隔百年再次感受农耕文明魅力;冬奥会期间“点亮中轴线”景观照明向全世界展现华美壮观、大气磅礴的首都形象。

  近年来,老城风貌逐渐恢复,城市环境愈加美好,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文物保护与文化惠民的双赢。

  打造中轴线文化特色品牌

  为全面吸引公众关注中轴线,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北京开展了各类宣传推广活动:自2018年以来连续4年举办北京中轴线相关主题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圆满承办“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积极参与《城市历史景观倡议书》10周年纪念活动,主动融入世界遗产国际话语体系;充分发挥全市公共文化资源优势,通过电视节目、网络直播、展览、讲座等多途径、多方式、多角度传播中轴线的遗产价值与文化内涵,让中轴线申遗保护理念进课堂、入街巷。

  去年举办的首届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报名作品累计达到35433件,5000余参赛选手来自全国18个省及直辖市,大讲堂等衍生活动线上线下累计观看人次突破千万;云上中轴“申遗助力人”活动仅上线5小时就吸引55万人参与互动,宣传片微博端话题阅读量超1.5亿、抖音端播放量达1.1亿次。北京还设立了“北京中轴线”微信公众号,借助中华传统节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契机广泛开展宣传,为中轴线申遗赢得广泛基础。

  “2022年是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极为关键的一年。”凌明表示,下一步,北京市文物局将与相关单位、社会各界勠力同心,确保高质量完成好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任务,以中轴线申遗保护延历史文脉,传中华美名。(完)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