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千万工程”调研行丨感受“花”样生活——浙江柯桥乡村走访见闻

2023-06-09 来源:新华网 分享:

6月8日拍摄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新华社杭州6月8日电 题:感受“花”样生活——浙江柯桥乡村走访见闻

开栏的话: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自2003年6月启动,“千万工程”一张蓝图绘到底,20年来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为更好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即日起,新华社开设“‘千万工程’调研行”栏目,呈现记者深入之江大地调查研究采访到的广大乡村扎实推进“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与经验启示。

新华社记者黄筱、许舜达

漓渚满目绿无涯,棠棣无处不逢花。走进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这个以花闻名、以花为业、以花致富的小山村花香满溢。

6月8日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拍摄的兰花数字工厂一景。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生活在这个花园一样的村庄里真是很幸福!” 棠棣村村民徐伟凤说,全村上下都围绕着“花”字做文章,种花养花做花木生意,还吸引了很多城里的游客来村观光。

“‘国际纺都’是柯桥的一张名片,而在乡村发展美丽经济是我们要打造的另一张新名片。”柯桥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陶永兴介绍,多年来,柯桥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与工作基础,创新建设思路、拓展建设内容。

6月8日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拍摄的兰花数字工厂一景。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在因兰花而闻名的棠棣村,当地立足自身优势,围绕兰花特色产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拉长兰花产业链。

“我们把分散的土地置换集中起来、闲置的厂房和大棚利用起来,为业态引进和发展留足空间,在此基础上,招引运营商,让专业团队进行整村运营,实现乡村与市场的结合,将村落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告诉记者。

如今的棠棣村已成为以花木交易为主导产业、以兰文化创意研学体验为新兴产业的特色旅游景区村,年接待培训2.5万人次以上,游客14万余人次,直接创收700余万元,带动花木销售额增加10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达20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收入已超12万元。

  6月8日,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的兰花数字工厂,工作人员在抖音上直播售卖兰花。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千万工程”不仅有力促进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还加快了城乡融合步伐,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在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牛头山麓,蒲荡夏村美如其名。这里既有蜿蜒村道、小桥流水、百花竞放,还有潮趣街区里的涂鸦彩绘、时装周秀品展陈、布料图书馆,更有蓬勃发展的村级科创园,有个私企业40多家,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0万元……农村乡愁、时尚风味、产业活力,拼成蒲荡夏村的多彩调色盘。

村民的生活也因为城乡融合发展而丰富多彩,如花儿般美丽。

6月8日,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的兰花数字工厂,一位游客观看花卉。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城里有的,村里也有了。”蒲荡夏村村民王苏华说,这几年村里发展越来越快,现代建筑多了,年轻人多了,村民生活更方便,有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蒲荡夏村党总支书记夏国兴介绍,依托柯桥纺织产业升级,抓住直播产业的发展机遇,村里建起了直播电商基地,村内集成规划建设了仓储物流、文旅、生活配套等方面的现代设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022年,绍兴市柯桥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605元,在浙江90个县(市、区)中排名领先;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0,是浙江发展最协调均衡的县(市、区)之一。

柯桥干部群众说,回望20年发展历程,是“千万工程”倒逼柯桥城乡加快绿色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