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喜看丰收粮满仓!” 多地麦收喜迎丰收

2023-06-1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

风吹麦香,传递丰收的消息,网友热议今年麦收——

“喜看丰收粮满仓!”

麦浪滚滚,机声隆隆。眼下,全国各地小麦机收正由南到北快速推进。据新华网6月14日上午10时许的报道,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达2.67亿亩,收获进度达87.7%。当前,全国麦收重点已经向北推进至山东、山西、河北等地。

小麦稳产对于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网友对麦收话题十分关注,大家纷纷在网络上留言表示,“又迎来麦收时节,希望今年收成多多!”“仓廪实、天下安,喜看丰收粮满仓!”

  多地麦收 喜迎丰收

  当前,晴热的天气有利于冬小麦成熟及夏收作业,网友们持续关注各地麦收态势。

  人民网报道,浙江省嘉兴市小麦大规模机收从5月23日全面展开,目前基本结束。今年,嘉兴市小麦播种面积为82万亩,约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35%,“浙北粮仓”喜获丰收。半个多月时间,全市1500余台联合收割机奋战在麦收一线,为将“丰收在田”转化为“丰收在手”提供了机械化硬核支持。随着小麦收割作业的完成,下半年的水稻播种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央广网报道,从5月下旬小麦开镰收割以来,江苏各地由南向北抢收抢种,确保不误农时、颗粒归仓。截至6月11日,江苏省小麦累计收获3061万亩、进度86%,苏南收获结束,苏中、苏北进度分别为98%、80%。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江苏省启东市22万余亩小麦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超900斤,其中七成以上高产田块亩均1000斤以上,创历史新高。“对位处沿江沿海、普遍地势低洼、土壤盐碱含量较高的连片农田来说,这具有里程碑意义。”启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健说。

  央视网报道,山西省闻喜县有机旱作小麦生产基地迎来丰收。由于当地选用了抗寒抗旱的高产优质品种,同时推广集成增产技术,旱地小麦最高单产达到了557.2公斤。

  近日,山东省6012万亩小麦也开始大面积收获。中国新闻网发布了山东省各地麦收数据:淄博市桓台县31.5万亩小麦平均单产达到548.76公斤,较上年增加9.09公斤;菏泽市成武县共种植小麦60万亩,在做好夏收同时做好玉米播种;临沂市兰陵县共种植小麦62.8万亩,为减损节粮组织小麦机收大比武;枣庄市滕州市共种植小麦72.3万亩,正抓住晴好天气快速收割;日照市五莲县共种植小麦21.55万亩,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麦收景象……

  网友“琪雅”在微博“麦收”话题中留言说:“看到家乡麦收丰收,真高兴!目光所及,遍地金黄,麦收太美了。”网友“乐锐”说:“风吹麦香,每粒粮食里都收获了一份喜悦!”

  麦收一线 科技助力

  在麦收一线,不少新技术提供了科技助力。

  今年,河南省濮阳县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26万亩。人民网报道,为抢占天时,备战“三夏”,濮阳县利用线上智慧平台,精准实时农机调度。“我们根据各乡镇小麦成熟时间,在智慧平台发布公告,引导农机手进地作业。对收割机数量较少的乡镇重点监控,通过智慧平台向农机保有量较大的乡镇农机手发送农机调度信息,调度信息具体到作业地块、最优路线和联系人,让农机手直达作业地点,不误农时。”濮阳县农机服务中心主任张喜梅介绍。智慧平台是“北斗+农机”的智能监测系统,可实现对作业数据实时更新,精准显示各乡镇农机分布位置和数量,达到农机手与地块3小时内有效对接。“非常方便,手机上一看,都知道哪有活儿,不绕路,不误事,直接过去,省时省力还省油。”濮阳县农机手王顺里看着手机APP“农机云”,开心地说起了使用感受。

  央视网报道,麦收时节,江苏省徐州市单集镇的一块小麦田里只有机器人在“劳作”:一辆智能测产收获机一边将麦穗吞进“肚”一边计算麦田产量;另一旁,麦情巡检机器人来回移动“观察”田块环境与作物长势,精准记录小麦表型数据。它们是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曹卫星教授团队利用数字麦田技术和麦情遥感监测技术研发的智慧麦收设备。据悉,该团队已利用数字麦田技术为全省25个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建立田间“数字档案”。“麦情巡检机器人身躯不大,却搭载了多光谱、深度相机、激光雷达、可见光等多个传感器,监测半径是0.6-1.2米,正好在小麦冠层上画一圈,高效收集从群体到单个叶片的作物表型数据。”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副教授张小虎介绍,麦情巡检机器人能够帮助种植者了解田块的小麦长势与生产力。

  大众网报道,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南孟镇的麦田里,小麦长势喜人。“我今年种了800亩小麦,都是‘藁优2018’品种。预计又是一个丰收年。”藁城区丰可得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刘和宾介绍。“藁城区是全国最大的强筋麦生产基地之一。今年小麦面积达48.7万亩,藁优强筋麦品种占80%以上。”藁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永强说。

  多措并举 提供保障

  今年麦收期间,多地加强各类应急服务保障。多方聚力,确保夏粮应收尽收,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麦收期间,陕西省小麦主产区经历连续阴雨天气,对夏粮收获造成不利影响。陕西全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持续加大人、财、物投入,确保烘干设备高效运转,尽力腾挪仓房场地,为农户提供晾晒、清杂、保管等服务。

  人民网报道,在山东省临邑县,当地整合全县133个农机具维修网点,提供上门检修服务。随着收获进入集中期,县里还有序开放公共场所,设立了近千个小麦晾晒点。

  央视网报道,5月底,河南遭遇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影响麦收。为减少农民损失、加快小麦抢收进度,河南多地麦区展开“抢收大战”。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小麦抢收工作结束后,当地有关部门尽最大可能开放晾晒场地,学校、村委会、文化大院等都向晒粮农民开放,中储粮驻马店直属库提供了11个晒场,共15万平方米。驻马店供销系统启动了21组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1355吨。

  相关财政支持也已跟进。据人民网报道,6月3日,财政部紧急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2亿元,支持河南省对受灾麦田开展农机抢收作业、对收获潮粮开展烘干等减灾减损相关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粮食生产因灾损失。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明确受损小麦的认定和处置原则,要求各地认真落实《河南省超标粮食处置管理办法》,妥善做好收购工作。

  截至6月11日17时,河南麦收基本结束。央视网报道,针对今年小麦出现的特殊情况,河南省出台紧急政策,从6月7日开始,首批在河南省确定745个收储库点,挂牌敞开收购受损小麦,最大限度减少农民损失。截至6月12日,河南全省定点收储库点已增加到819个,全省累计收购小麦183.5万吨。对于超标小麦,各粮食收储点严格执行一车一检,专仓储存,对符合饲料用粮标准和工业用粮标准的小麦,做好产销衔接,实行定向销售,做好受损超标小麦收购、储存、销售各环节、全流程监管,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小麦流入口粮市场。

  最近,河南省安阳滑县瓦岗寨乡政府门口还贴出“院内可以晒粮”的告示,广受网友好评。就此,“侠客岛”微博发表评论称“政府开门让农民晒粮,这就是‘为人民服务’”。评论指出:“麦收时节久雨初晴,小麦晾晒、确保颗粒归仓是农户们的头等大事,滑县并非个例。最近,在小麦主产区河南、山东等省,多地基层政府都敞开大门,邀请农民晒粮。不少地方也开放乡道、村道、文化广场等场所,一些乡镇机关工作人员自觉‘能不开车就不开车’,最大限度让出停车位,保证农户晒粮。政府大院‘开放晒粮’虽是小事,但背后彰显的是一些基层政府人性化管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对此,网友纷纷留言为基层的好做法点赞。网友“潘潘”说:“这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接地气地为人民服务。”网友“刘杨”说:“齐心合力助力麦收,夏粮丰收我们有信心!”(人民日报海外版 李贞 徐玉洁)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