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出伏了,还要热多久?

2023-08-20 来源:四川观察(来源:新华网) 分享:

今年长达40天的三伏天8月20日正式结束,清凉可期。

今年的末伏时间为8月10日至8月19日。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末伏指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民间素有“秋后一庚入末伏”之说。民俗理念认为,如果末伏在立秋这天之后,那么俗称“秋包伏”;如果立秋当日正好入末伏,也就是说立秋当天恰逢庚日,那么就叫“伏包秋”。

立秋当天正逢庚日比较少见,而多数情况下进末伏的时间往往在立秋这天之后。以今年为例,立秋是8月8日,往后找到的第一个庚日是8月10日,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由于今年进末伏的时间在立秋之后的两日,即俗称的“秋包伏”。

源于此,民间也产生了不少民谚、俗语和老话,如“伏包秋凉飕飕;秋包伏热死牛”“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等等。那么,“秋包伏”真的会热得哭吗?

“古人根据生活与劳动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老话或谚语也是一种经验之谈,常常蕴含几分道理,但我国地域辽阔,再加上长期以来气候变化波动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具体情况还应具体分析。”由国庆说。

出伏后,天气热不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秋老虎”是否发威。所谓“秋老虎”是指出伏后短时间会热到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大多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候特征是早晚稍清凉,午后则高温暴晒。

“秋老虎”现象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有时来得早,有时来得晚,有时还会去而复返,持续的时间也长短不同,长则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短则一周左右。

由国庆表示,虽然“秋老虎”让气温居高不下,但随着空气中的湿度下降,人体的感受会舒服很多。他建议,出伏后公众仍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还是要注意防暑降温、补充水分、劳逸结合、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当锻炼。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