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一带一路”10周年)从“茶马古道”到“一带一路”:承载历史“记忆” 茯茶飘香海外

2023-10-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

中新社陕西咸阳10月7日电 题:从“茶马古道”到“一带一路”:承载历史“记忆” 茯茶飘香海外

中新社记者 阿琳娜

“咸阳茯茶有着悠久的历史,见证了‘茶马古道’的兴衰,如今更是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飘香海外。”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茯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百年老字号“裕兴重”第六代传承人罗荣利表示,茯茶所传承的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其中蕴含的文化和历史。

图为咸阳茯茶。(资料图)

咸阳作为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驿站、茶马古道的枢纽城市,也是茯茶加工制作的发源地。特有的地理及气候条件,造就了咸阳茯茶独特的“发花”工艺,并以“红、浓、醇、香”的品质饮誉天下。

东汉时期,班超再通西域,中原与西域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了经常性的政治、文化、商贸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发展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班超就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

漫漫古道,声声驼铃。茯茶因其方便携带、口味独特而随丝路驼队一路飘香,“雄霸”茶马互市,远销西亚、东欧、俄罗斯等地。鼎盛时期,在泾阳境域内经营茯砖茶的商户门店达80余家,茶行、茶庄、作坊、茶商号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热闹非凡。

“铃儿响,响叮当,骆驼巷里驼成行,茯茶过了临泾渡,一路向西十里香……”罗荣利告诉记者,儿时的歌谣让他记忆犹新,昔日茶马重镇的盛景也可从中窥见一斑。

昔日回响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已尘封进历史。咸阳这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也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承载着历史传承的茯茶,成为现今咸阳的一张“靓丽名片”。

咸阳市持续培养、关注、深耕茯茶产业,将茯茶产业列为该市重点产业。咸阳市茯茶年产达3万吨,该市有茯茶生产加工企业51家,营销企业商户近千家,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2年5月,罗荣利向游客介绍茯茶制作过程中的工序之一“剁茶”。(受访者供图)

“茯茶制作工艺复杂,有着严格的流程和规定,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份对茯茶的守护之责。”罗荣利说,“裕兴重”经历了300多年的传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茶工艺,其中蕴含着一代代制茶人的智慧与老字号的“记忆”。

在罗荣利看来,守护好茯茶,不仅要将制茶的古法技艺传承,更要讲好茯茶“背后”的故事,他通过开办培训班、茯茶文化体验馆等方式,传播茯茶文化,并收集了大量关于茯茶的资料,计划整理后出版。

如今,咸阳茯茶正在由传统的边销粗茶向当代养生细茶转变,在老一辈“守艺人”和“新鲜血液”的共同守护下,茯茶产业正在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

“裕兴重”第七代传承人罗瑶是位“90后”,从小耳濡目染让她对茯茶“情有独钟”。除钻研制茶技艺外,她还尝试通过与旅游渠道的合作,打造茯茶文创产品,为传统茯茶增添新的品类,并通过电商渠道加大推广力度等,用年轻人的方式推广茯茶。

漫步在咸阳,古老的茶商号、茶行等已不复存在,但茯茶已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元素,从诸如骆驼巷、四茗楼、马庙巷等老地名,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茶马贸易的兴盛。制茶厂、中国茯茶传习馆、裕兴重茶展览馆、泾阳砖茶传承馆等场所,展示着茯茶的兴盛发展。

“咸阳茯茶的历史和文化还有很多值得深挖之处,我们这些制茶人有责任让更多人了解茯茶文化,了解茯茶‘背后’的故事。”罗荣利表示,在大家的努力下,希望将古法技艺传承下去,让茯茶文化沿着“一带一路”倡议走向世界,让更多人喜欢上茯茶,喜欢上“中国味道”。(完)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