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碧水长流润津门——引滦入津工程建成通水40周年记

2023-10-29 来源:新华网 分享:

不久前,天津举办的一场纪念引滦入津通水40周年展览上,一张红色卡片将不少人的思绪拉回到了40年前。

这就是茶票!1983年9月,当清澈的滦河水从河北流入天津的千家万户,天津市委市政府发放“茶票”,让市民兑换茶叶,请大家喝茶。

“现在50岁往上的人都记得,海河水过去又苦又咸,泡茶不好喝,滦河水来了,我们才能喝上好水好茶。”市民孙大海说。

40年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跨流域大型引供水工程,引滦入津为天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见证了津冀两地协同合作孕育出的强大生命力,更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成为一座“流动的丰碑”。

“引滦精神就是为民造福”

在海河起点、天津发祥地三岔河口,一座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静静矗立了40年。碑顶白色的“母子盼水”雕塑,诉说着这座城市对水的渴望。

在天津三岔河口拍摄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2023年8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20世纪70年代,华北地区持续干旱,人们不得不超量抽取地下水。供水最紧张时,几百万市民的城市,日供水量被压缩到60万吨的极限,老百姓喝的都是苦咸水。

“1981年,我从南方调来天津上班,同事给我倒了一杯白开水,黄黄的,乍一看还以为是茶水。”孙大海说,那种苦咸的味道他至今难忘。

1981年,“引黄济津”实施,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动“引滦入津”已迫在眉睫。

经过周密的路线勘测和先期准备,1982年5月,引滦入津工程正式开工。在装备工具相对落后的20世纪80年代,完成输水线路长达234公里的引滦入津工程谈何容易!

“引水隧洞工程是最艰巨的,需要穿越燕山山脉,在近200条断层中修建一条通道。”在天津市引滦工程隧洞管理中心工作40年的付国群说。

人民子弟兵承担起了这一重要任务。

原铁道兵第八师师长刘敏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经过反复演练,他们创造性地使用了“长洞短打”的方式,从上方建设多个斜井下到深处,分段开凿。除了施工困难,塌方、漏水更是每天都要面对的危险。

1982年,铁道兵第八师指战员在引滦入津工程隧道施工中人工装运石渣。新华社发

“引滦精神就是为民造福!”刘敏曾这样说。

1983年9月,共有160多个单位直接参建、施工高峰期间有17万义务劳动大军和民工参与的引滦入津工程开始供水,比原定时间提前两年,9月11日,甘甜的滦河水流到了天津人民的茶杯中、餐桌上。

“40年来,引滦入津工程累计向天津安全供水332.8亿立方米,有力地支撑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让天津重新焕发生机。”天津市水务局副局长王洪府说。

协同共治破解生态难题

河北省迁西县,另一座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矗立,战士形象的雕塑俯视着脚下的滦河水,与天津的纪念碑共同见证着一条河流里的协同发展。

在河北省迁西县拍摄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2019年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这里水质已经连续30个月保持在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水平了。”站在潘家口水库大坝顶端,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引滦工程管理局水文水质监测中心副主任王少明感慨万千——就在7年前,水面上还是密密麻麻的网箱。

在河北迁西拍摄的潘家口水库(2023年9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江林 摄

潘家口水库水域面积约70平方公里,其中约50平方公里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20世纪70年代末,水库开始蓄水,淹没宽城县4个乡镇、17个行政村,共有移民23000多人。

“蓄水淹没了耕地,我们放下锄头拿起网。”宽城县桲罗台镇白台子村村民李健民说。

2000年左右,库区周边的渔民开始大规模发展网箱养鱼,收入也随之提高。

然而,投放的饵料、鱼类的粪便导致水库水质快速恶化,长期劣Ⅴ类的水体散发着腥臭味。顺流而下,引滦入津工程下游的天津于桥水库2016年蓝藻暴发。

2016年10月,为彻底消除水污染,为下游提供优质水源,河北启动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网箱养鱼清理,到2017年5月全面完成时,共清理近8万个网箱,累计出鱼8.6万吨。

正当“拆网卖鱼”的李健民再次为前途和生计担忧时,2017年6月,《关于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第一期正式签署,中央及津冀两地3年共安排资金15亿元解决上下游水环境问题。

“谁受益,谁补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之下,两地探索出的跨行政区生态补偿机制,为流域生态实现协同共治破了题。”王少明说。

在上下游共同努力下,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质由劣Ⅴ类逐步恢复到了Ⅲ类。

工作人员在引滦入津工程重要输水河道河北省遵化市黎河打捞漂浮物(2023年9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如今,这个生态补偿协议已签署了三期,拿到了补偿款的李健民开起了农家院。“库区水好了、风景好了,吸引了大量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游客。”他说。

不仅仅是拆除网箱,天津市水务局局长李文运说,近年来,在水利部海委和河北省的大力支持下,引滦水源地污染源得到明显清理,滦河上游水土流失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于桥水库动植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引滦全线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

在天津市蓟州区拍摄的“引滦入津”工程重要调蓄水库于桥水库一景(2019年4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引来的每一滴水都要充分利用

位于天津市宝坻区的尔王庄水库1983年7月投入使用。如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和新中国首个跨流域大型引供水工程的输水管线在此交汇。

“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天津供水,与引滦供水体系实现互通,共同构成了天津的‘双水源’保障格局。尔王庄水库是重要枢纽,全市‘双水源’调度就是通过这里实现的。”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引滦尔王庄分公司副总经理赵玉岚说。

位于天津市东丽区的津滨水厂承担着将引江水供至宁河区、滨海新区等地的任务。2022年底,津滨水厂完成二期扩建工程后,峰值供水规模提升至每日75万立方米。“这一规模接近引滦前天津全市水厂的总供水能力。”津滨水厂党支部书记、副经理岳莹说。

“引滦、引江水来之不易,每一滴都要得到充分利用。”王洪府说,多年来,天津始终把节水作为一项战略措施常抓不懈,启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非常规水利用“四大攻坚战”,努力实现以用水微增长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自建的污水处理站里,8个污水池依次排开,初步处理后,污水又经过双膜深度过滤,生产出达标的工业用水流入车间。

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内一景(2021年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江林 摄

“进厂的污水大多是居民使用后的废水。目前,污水处理站日处理量已达4.2万吨。”荣程钢铁能源中心主任潘玉桐说。

2022年,天津供水总量33.55亿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利用率由2015年的30%提高到2022年的45%。

河北省迁安市滦河沿岸风光(2023年7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在天津生态补水和置换超采地下水等方面,引滦水仍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天津深层地下水年开采量已降至0.49亿立方米,2018年至2022年,天津深层地下水平均水位埋深上升9.4米。

截至目前,天津市万元GDP用水量仅20.5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8.48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722,用水效率位居全国前列。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