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千年大运河,流动新生机——大运河保护发展新故事

2023-11-22 来源:新华网 作者:丁锡国、刘奕湛、白佳丽、宋瑞、张骁、段菁菁 分享: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题:千年大运河,流动新生机——大运河保护发展新故事

新华社记者

从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的江都水利枢纽起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11月迎来通水10周年,千年运河焕新颜。

纵贯南北5大水系、流经8个省市的大运河,曾是沟通南北经济的大动脉,至今仍发挥着运输、灌溉、防汛、南水北调等重要功能。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水脉连着文脉,大河润泽百姓。新华社记者近期采访看到,运河两岸“织密”绿色生态、“唤醒”璀璨文化,沿线城镇加快发展,让大运河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激活文化遗产

【总书记嘱托】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实践案例】古镇里的文化“焕新”

“货船拉着盐粮来,货船拉着金银走。九河下梢天津卫,风水都在船上头……”大运河的水波载着民谣,诉说着天津漕运繁盛的历史。

明清时期,因漕运发达,大运河的水路变成“画路”,南方画师、纸张与水彩北上,笔法细腻、寓意吉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远销全国。清末,天津漕运中断,杨柳青木版年画开始走向衰落。连绵战火中,一些珍贵的雕版散失,年画艺术濒临消亡。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古镇一景。(无人机照片)

生在大运河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记得老一辈年画匠人的苦闷,也见证着天津杨柳青古镇迎来的文化“焕新”。

随着天津大力挖掘、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杨柳青年画振兴工程”启动。古镇里的年画匠人也在政府引导下,与天津师范大学师生携手,探索年画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和非遗文化传承推广途径,一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非遗人才正在成长。

霍庆顺近年与当地的年画匠人们合作创新,让年画与时俱进。如今,杨柳青木版年画成为文化新“IP”、新产业,年画制作体验馆等新机构吸引着不少青少年前来参观、研学、体验。

游客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民俗文化馆游览。(新华社记者宋瑞 摄)

不仅仅是杨柳青,大运河沿线孕育出了繁盛的运河文化,集聚了许许多多的文化资源。

在江苏扬州,首座“国字号”运河主题博物馆,成为运河新的文化载体。这座博物馆运用5G、VR等科技手段,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现大运河历史文化。纵览这本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触摸古老运河的河道剖面、“身临”古色古香的运河街肆,参观者站在数字化沉浸式体验的运河展厅里穿越古今、畅想未来,感受千年运河文化在岁月中静静流淌……“要让越来越多人看到这些‘珍宝’,使运河文化‘活’起来。”霍庆顺说。

重塑运河生态

【总书记嘱托】2017年2月,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习近平总书记察看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时深刻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

【实践案例】化工厂变身绿心公园

登上观景平台远眺,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段如一条绿色飘带。眼下寒意渐浓,不远处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仍景色宜人。

二十多年前,当北京航拍摄影师马文晓第一次坐上轻型直升机飞抵这里时,目之所及多是黑压压的化工厂房与林立的烟囱。

坐落在大运河畔的北京东方化工厂始建于1978年,投产了我国第一套丙烯酸及其酯类装置。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企业生产带来的污染长期存在。

2013年10月的北京东方化工厂。(马文晓 摄)

随着北京产业升级,重污染企业逐步退出,2012年东方化工厂停产,2017年完成设施拆除。在未来城市规划中,北京城市副中心锚定“两带、一环、一心”的发展格局,其中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这“一心”,正位于通州区的工厂原址。

化工厂上怎么建公园?“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北京北投生态环境有限公司生态环境事业部部长康日峰回忆,建设者决定在东方化工厂旧址区域规划建设生态保育核,种植适应性强的灌木草种、蔓生植物,形成荒草、灌草等多层风貌。

2020年绿心公园开园以来,红外相机监测到几十种野生动物。扑面的绿意,3年吸引了超640万人次游客打卡。

建设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是大运河沿线“织密”运河绿色生态的缩影。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明清运河故道整治前后。(上图:2012年;下图:2020年)(孙友定 摄)

扬州为了保护大运河生态,关停“每年能够交税2个多亿”的化工厂,并投资超6亿元进行江都南区水生态环境整治,完善市政排水管网、治理河道、重塑景观。

浙江杭州出台《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通过地方立法探索让大运河水清河净造福一方的新路径;河南建立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大运河水质、水量、环境等情况……2019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印发,掀开了大运河历史的崭新篇章。

北京东方化工厂旧址建成的绿心公园草木葱茏。(马文晓 摄)

重现大运河的绝美风光,离不开严守生态红线并持续改善沿线生态环境质量。

马文晓镜头下的运河,已换了一幅光景。不久前,他再次从空中俯瞰运河,被如卷轴般铺展开的“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生态画卷深深触动。

奔向美好生活

【总书记嘱托】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实践案例】百年工业区的华丽转身

流淌千年的古运河,绘就了商贾辐辏的盛景。杭州拱宸桥一带曾是有百年历史的工业区。

运河岸边,有一处锯齿形外观的苏式厂房,引人注目。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国营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曾有一段辉煌的历史,而今,已成为工业遗存。

老员工许恒见证了这里的变迁。当时,这里是东南亚最大的丝绸制作厂房。随着时代变迁,国有丝绸企业逐渐退出,“杭丝联”遂成为记忆。

看着人去楼空的老厂房,当地人萌生了让工业厂区与文创产业融合的念头。2007年起,“杭丝联”逐渐转型发展。许恒亲历了从“杭丝联”蝶变为“丝联166”的全过程。

“丝联166”园区内保留工业遗存的咖啡馆。(受访者供图)

如今已是“丝联166”文化创意产业园负责人的许恒说,通过修缮、改造,工业遗存华丽转身,曾经的“杭丝联”已成为艺术范十足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走进创意园,摄影工作室、设计公司、画廊等文创企业,在老旧工业厂房里快速生长,灰暗的水泥、粗糙的水叶轮、铁锈斑驳的电机,都成为这里别具一格的艺术元素。

文创产品与拱宸桥。(受访者供图)

在运河沿岸附近,类似“丝联166”的文创园区还有很多,它们的蓬勃发展推动运河沿岸文创产业迅速崛起。目前,大运河杭州段拱墅区14处工业遗存保护、改造的文创园区已入驻220余家创意设计业、数字内容业、现代传媒业、文化休闲业等上规模企业,近两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均保持5.9%的增幅。

2022年5月27日,货船通过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拱宸桥。(新华社记者江汉 摄)

随着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今年7月正式通航,千吨级船舶可满载货物直达杭州进入钱塘江,全长26.4公里的年轻新河道,重点发展水上客运、旅游及城市生活物资运输等,为运河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

如今,千年大运河进入新的生命周期,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形态,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继续为沿岸人民造福。(记者丁锡国、刘奕湛、白佳丽、宋瑞、张骁、段菁菁)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