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新华网评:预付式消费“卡”在哪儿?

2024-03-15 来源:新华网 分享:

新华网记者 闫雨昕

去理发,不办卡既无优惠也没赠送;

报个班,预付课程包一旦成交,绑定你两年没商量;

去美甲,上个月充完值,这个月商家“跑路”……

到底要不要办卡充值?充吧,担心商家“跑路”;不充吧,奈何成为VIP后的价格真的诱人。

充!

然而,办卡一时爽,维权“火葬场”。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细数预付式消费“六大问题”,包括消费者办卡容易退费难、经营者跑路消费者挽回损失难、消费者维权难等。预付式消费,“卡”点不少。

“卡”点背后有“三高”,尤其令人诟病。

预付金额高。许多商家作为噱头的“性价比”,是“预存金额越多,均摊下来的单次价格越便宜”。可套餐越买越贵,周期越拉越长,消费者一朝被预付“锁定”,后续权益的保护反而越来越难。

隐藏风险高。预付卡“规矩”多,消费者直呼看不懂。个别经营者有意隐瞒预付卡使用的具体细节。等使用时,消费者才发现最终“解释权”在商家,消费者想“反悔”太难。

维权成本高。因为商家设立种种“规矩”,消费者退卡成本人为被抬高。消费者如果对后续商品、服务不满意,或遭遇商家“跑路”想要维权,时间、资金都是成本。尤其是如果只能采取诉讼或者仲裁方式维权,消费者往往会产生“还是算了吧”的心理。

破除预付式消费“卡”点,“三高”必须降。

降“三高”,“法网”要织密织牢。

其实,近年来不少地方已经出台了相关法规,探索遏制预付卡消费乱象的办法,如最近上海市体育局发布征求意见稿,拟规定同一消费者健身预付卡不得超2万元;北京市五部门去年出台预付卡管理新规,要求预收余额50万元的经营者应强制备案等。不少网友为此拍手叫好。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相关法律保护和实施力度存在差异,消费者维权时仍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面对日益增多的预付式消费领域纠纷,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织密“法网”,对预付风险进行规制。

降“三高”,监管不能“打折扣”。

预付式消费监管难,难在一张小小的预付卡,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如何梳理出更加畅通的预付式消费监管协同机制,并提供更加公开、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投诉维权渠道,及时处理好消费者维权诉求,这些部门究竟“管理什么”“怎么管理”“如何惩治”,相互之间如何统筹、组织和协调,也需拿出更多办法。

把“三高”降下来,破除“卡”点,让消费者收获方便和优惠,商家在赚到真金白银的同时,也能赢得顾客的心,何尝不是一种双赢。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