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联播+|补齐这一制度短板 深改委会议作出部署

2024-06-12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分享:

联播+6月11日,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会议提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为锚定这一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坚持以开放促创新,健全科技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完善面向全球的创新体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补齐开放创新制度短板。

如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如何推动完善面向全球的创新体系?本次会议提出“补齐开放创新制度短板”。

补齐开放创新制度短板,首先要明确开放创新的重要性。

开放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重要动力。开放创新是全球化时代的鲜明特征。当今世界,谁掌握了开放创新的主动权,谁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资源为创新所用,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今日之中国,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产业领域拥有独特技术优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

在开放中创新,无疑是中国科技进步的一条重要经验。

新征程,我们坚持开放创新,通过扩大开放形成竞争压力和合作助力,这不仅倒逼我国顺应全球科技创新大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将助推我国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

同时,我们也需清醒认识到,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在开放创新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统筹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能力仍有待提高,开放创新制度短板亟须补齐。对此,本次深改委会议从三个方面进行部署:

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2023年11月6日,在重庆召开的“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中国正式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

2023年11月6日,在重庆召开的“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中国正式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

国际科技合作是开放创新的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加入了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破解共同发展难题,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

本次会议提出,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开放的中国,唯有发挥好企业在开放创新中的引领作用、高校在科研中的主力军作用以及行业联盟、社团等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格局,才能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

2024年3月18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膜材料产业科研人员,正在开展产品实验、检测,做好科技攻关。

2024年3月18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膜材料产业科研人员正在开展产品实验、检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

人才是国家的宝藏,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最为关键的因素。

吸引和培养顶尖人才,总书记曾表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步子还要再大一点。步子大一点也是胆子大一点,引入更开放、更灵活的机制。”

本次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瞄准科研人员的现实关切,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必须聚焦科技人才成长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例如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专业化国际化的同行专家评审机制、国际化科研项目评审机制等。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氛围、健全考核办法,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科技人才在国际化科研环境中成长,方能在科研创新方面与国际接轨。

不断健全科技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

2021年4月24日,安徽马鞍山,在经开区安徽省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正在生产芯片。

2021年4月24日,安徽省马鞍山市经开区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正在生产芯片。

科技安全是开放创新发展的前提。

随着国家间战略博弈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相互交织,科技要素正从支撑保障国家安全的“后台”走向“前台”,从“潜力量”演化为“显力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

关于科技安全,总书记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我们尤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科技安全工作,健全科技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提高科技保密工作效能,增强全民科技安全意识和素养,在开放环境中筑牢安全底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百舸争流。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赢得优势、赢得主动,才能赢得未来。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