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吃一碗好面 喝一杯“村咖”——陕西西安乡村振兴采访见闻

2024-06-21 来源:新华社 分享:

新华社西安6月21日电 题:吃一碗好面 喝一杯“村咖”——陕西西安乡村振兴采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彤、闫馨禾、唐斓

酷暑时节,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一派繁忙和兴旺的景象。

“家里面”农家面馆洋溢着麦香,年过花甲的老板盛兴和儿子盛颖欣一边招呼客人,一边端面送水。透明玻璃窗后的厨房里,老伴正在擀面、下面、配置调料。

忙里偷闲,记者与爷俩儿攀谈起来。盛颖欣说,得益于麦收后连续举办多届“忙罢艺术节”,村里的客流量与日俱增。今年“五一”前,他们将自家老宅加固整修后办起了“家里面”面馆。

关中地方民俗“忙罢”指每年夏收结束农忙后,村民们聚会娱乐,共庆丰收。自2018年起,蔡家坡村将乡土变为艺术空间,将田野化为展演现场,用艺术激活忙罢节庆传统,通过举办“忙罢艺术节”,带动乡村产业、乡村治理、基层组织全面提升,走出一条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据统计,2023年蔡家坡村共接待游客51.6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400万元。

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一角(6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蔡湘鑫 摄

味道地道、价格公道,“家里面”甫一开张,就受到游客的欢迎。盛颖欣说:“周末,我们面馆的面粉消耗量在100斤以上,营业收入超2000元,周内日均收入也能超过1000元,这两个月小面馆每月会为全家带来近3万元的收入,我也为全家找到增收致富的好产业而高兴。”

距蔡家坡村不远处的栗峪口村,一家乡村咖啡馆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店内,客人三三两两围坐桌前,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享受着秦岭山脚下的乡村自然风光。宽敞明亮的后厨里,村里的“嫂子”们正神情专注地为咖啡拉花。

在这里从事咖啡师、服务员工作的当地妇女被亲切地称呼为“嫂子”,土锤咖啡主理人、“乡创客”王绘婷向记者介绍:“‘嫂子’们经过培训,都获得了专业机构的拉花师认证。我们咖啡店解决了十几位‘嫂子’的就业问题,她们和城里的咖啡师拿着一样的薪资,但在家门口就可以工作。”

6月20日,土锤咖啡主理人王绘婷(左)与服务员在店内制作咖啡。新华社记者 蔡湘鑫 摄

以原生态、乡村风情为卖点,土锤咖啡馆已成为社交媒体上西安最受欢迎的网红咖啡店之一。

除提供咖啡外,土锤咖啡馆还融合商务接待、图书阅读、艺术装置展览、文创产品售卖等功能,并采取“保底+分红”的模式,让村民们享受新业态带来的红利。

土锤咖啡馆成功破圈后,创始团队又成立“全村人”运营团队,为栗峪口村进行乡村创业项目的统一招商、管理和服务,吸引更多村民和青年创业者共建乡村。山泡茶、阿喵茶餐厅……目前,越来越多的“乡创客”在栗峪口村扎根创业,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2023年,栗峪口村人均年收入已达2.39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2.6万元。

6月20日,土锤咖啡馆服务员与小游客在咖啡馆内为植物浇水。新华社记者 蔡湘鑫 摄

近年来,西安市一体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多措并举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方位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发布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10条,培育蓝田荞麦花海等“西安农业景区”9个、阎良区康桥村等“西安乡村空间站”8个,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记者刘彤、闫馨禾、唐斓)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