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行进中国 | 直击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建设历程

2024-07-06 来源:中新图片微信公众号 分享: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6月30日下午3时,举世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这项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全长约24公里,历时7年建造完成的世界级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极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通车后,深圳至中山30分钟即可抵达。

深中通道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工程。作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黄金通道,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构筑了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发展和互联互通新格局,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6月30日15时,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2024年6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建设者专列车队行驶在深中大桥上。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2024年6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一名工程建设者在深中隧道内参观时举起自己的女儿。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2024年6月28日,广州南沙远眺蓝天碧海之间的深中大桥。

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2024年6月20日,航拍深中通道西人工岛。

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2024年6月20日,深中通道傍晚时的景观。

中新社发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摄

2024年4月13日,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进入桥梁荷载试验阶段。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2023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重大工程、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图为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与西人工岛。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2023年6月11日,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接头推出,贯通测量结果表明,实现了与东侧E24管节精准对接。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2023年4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合龙,意味着项目桥梁工程实现全线合龙。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2022年10月8日,广东省中山市,工作人员在第155片60米混凝土箱梁内施工作业。当日,随着第155片60米混凝土箱梁预制完成,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深中通道混凝土箱梁全部预制完成。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2022年5月3日,广东省中山市,货轮从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猫道下通过。

中新社发 陈旭彬 摄

2021年3月12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西锚碇填芯施工完成。伶仃洋大桥锚碇是世界最大海中悬索桥锚碇。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2020年6月17日,历经约34个小时的出坞、浮运、系泊、安装,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节沉管实现与西人工岛暗埋段对接。图为运往珠海桂山岛的E5管节。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长约6.8公里,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中新社发 岳路建 摄

2019年7月24日,历经近10小时施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索塔钢吊箱下放完成,将转入水上施工阶段。图为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第二个钢吊箱下方施工现场,其预留孔洞需与28根群桩基础结合。

中新社发 岳路建 摄

2018年9月6日,世界海中最大跨径最高大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的主墩桩基开钻,标志着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中新社发 欧阳征朝 摄

2017年5月1日,4000吨起重船起吊钢圆筒,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首个钢圆筒扎根珠江,标志着深中通道建设进入实质性的实体工程施工阶段。(图片来源:中新图片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