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樊振东杀入决赛!既能旋转、又能拐弯的怪球是怎么打出来的?

2024-08-03 来源:科普中国 分享:

当地时间8月2日,中国队选手樊振东以4:0的绝对优势战胜法国队选手F·勒布伦,晋级决赛。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奥运选手的技巧让我们惊叹不已,他们击出的球,既能旋转,又能拐弯,仿佛活起来了一样。看了如此扣人心弦的比赛,想必不少观众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乒乓球运动员打的球怎么会拐弯?到底乒乓球是怎么转起来的?不妨来学学以下力学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欣赏接下来的比赛~

打乒乓球的难点在哪儿?

赛场上,运动员们通过不同的发球和接球手法,使得乒乓球在球拍和球桌上交替发出乒乓之声,形成了激烈的对抗。那么,比赛对抗的难度、选手技法的高低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呢?

答案就是——乒乓球的前进速度和旋转强度。

运动员出球速度快,留给对手的反应时间就短,能打得对手措手不及;同时,通过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出球,能够形成不同的落点,逼迫对方频繁进行前后、左右的移动来应对;为了增加还击难度,还可以在出球时加上各种旋转,增大对方回球时的失误概率。

巴黎奥运会陈梦比赛中。(图片来源:新华社)

如果用物理老师的话来讲:乒乓球是在重力场中,球体与空气、球拍和球桌发生相互作用的六自由度运动,包括三个平动和三个转动自由度。其中,乒乓球和球拍的相互作用是关键(嘭嘭嘭,老师敲黑板了!)。

那么,乒乓球是如何转起来的?

乒乓球的旋转奥秘——静摩擦

球拍与乒乓球在碰撞过程中,除了发生正碰外(法向的撞击力过球心),球拍相对于乒乓球的切向挥动还会引发相互摩擦力,并使球体发生转动。故球拍传递给球的力是撞击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前者改变球体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后者改变球体的转动方向和大小。如果没有摩擦力,就不能发生旋转,这也是“光板”球拍时代打不出像样旋转球的原因。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能产生摩擦力的反贴胶球拍出现,亚洲选手的“弧圈球”一举横扫欧洲,令世界乒坛“谈弧色变”。1981 年第 36 届世乒赛上,中国选手蔡振华在决胜局紧要关头,以不同旋转发球的技法连得 5 分,战胜盖尔盖伊。

上旋球的受力分析。(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而为了达到可控的旋转,就要避免在球拍和乒乓球碰撞过程中出现滑动摩擦,让整个过程处于静摩擦力的作用范畴,也就是要使乒乓球旋转起来的切向速度与球拍的切向挥动速度一致。

静摩擦力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撞击力的大小,一个是球拍“粘性”的大小(就是摩擦力系数啦)。因此,使得旋转可控的途径就有两个:第一,增大击球时的出球速度,挥拍越快,拍与球之间的摩擦力越大;第二,提高球拍的“科技”含量,比如利用反贴胶材质和正胶颗粒顶端的细小花纹,或刷胶灌油等技术提高球拍的“粘性”。

乒乓球的旋转。(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到如今,花样百出的旋转已经成为赛场上的基本“杀伤”手段。乒乓球的旋转通常分为六大类:上旋球、下旋球、左旋球、右旋球、顺旋球和逆旋球。

当乒乓球体远离击球者时,后半部分向上旋转为上旋球,向下为下旋球;向左为左侧旋球,向右为右侧旋球;顺时针旋转为顺旋球,逆时针为逆旋球。正常比赛中乒乓球的旋转大多是两个旋转结合的,比如左上旋球。

“反直觉”的球是怎么打出来的?

那么,乒乓球的旋转是如何带来“杀伤”力的呢?是什么令旋转的乒乓球如此“不可捉摸”?

当一个旋转球与桌面或球拍发生碰撞时,除了撞击力外还会有摩擦力。在与桌面的碰撞时,如果没有旋转,乒乓球会在撞击力作用下反弹,摩擦力几乎可以忽略,反射角基本与入射角相等。如果乒乓球有旋转,那它与桌面碰撞时的摩擦力会使得反射角发生改变。

比如,上旋球与桌面碰撞时,将产生前进方向的摩擦力,使得球体弹起时向前猛冲,反射角大于入射角;下旋球则相反,受到向后的摩擦力,使得反射角小于入射角,甚至可能在前进速度不大而下旋极强时,产生“回跳”现象。

上旋球与下旋球的反射角。(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当接球者的球拍和上旋球接触时,摩擦力会使球沿着拍面“上爬”而增大反弹角度;下旋球则沿着拍面“下钻”而减小反弹角度。这就是回击上旋球时经常出现“远走高飞”,应付下旋球时容易“自投罗网”的道理。

上旋球与下旋球的路径。(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旋转的乒乓球不仅在落台和触拍时会让人感到“反直觉”,它在空中飞行的路径也会同样“反直觉”。显然,空中飞行的乒乓球路径的改变是与空气的粘性有关的,这就需要咱们请出空气动力学来解释了。

一方面,空气的粘性使得乒乓球飞行受阻,前进速度越快,空气阻力越大。粗略地估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这使得乒乓球的飞行并非抛物线轨迹。另一方面,旋转的乒乓球还会带动周围空气旋转,使得一侧空气速度增加,另一侧速度减小,形成非对称的气流。

若旋转角速度方向与前进方向不重合(嘭嘭嘭,老师又敲黑板了!),乒乓球将受到一个“既垂直旋转角速度方向,又垂直于前进方向”的横向力,使飞行弧线发生偏移。若是上旋球,则产生向下的力,使得飞行弧线变低;反之,下旋球的飞行弧线升高;而侧旋球则朝左右方向飘飞。

在流体力学中,旋转物体运动产生的横向力被称为马格努斯力(Magnus Force),而这一现象则被称为马格努斯效应[1]。由于空气阻力和马格努斯力的存在,飞行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发生会发生“反直觉”般的非线性改变,这也是传说中“弧圈球”的来由。

马格努斯力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马格努斯效应不仅为“乒乓必杀技”提供了方法论,更在网球、棒球、排球、篮球等中都有应用,足球项目中著名的“香蕉球”也是这个原理。另外,马格努斯效应还对旋转炮弹、导弹的设计和制导控制等有重要意义。

当我们熟悉了这些力学常识后,就能更加“胸有成竹”地与旋转球周旋,感受乒乓球比赛优美而错落的节奏感,欣赏乒乓球“反直觉”带来的“确定性”。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