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荣耀!两位川籍奥运健儿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2024-08-09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分享:

巴黎奥运会上,邓雅文夺得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冠军,陈可怡所在的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夺得第6名的历史最好成绩。

8月8日,这两位奥运健儿回到了家乡四川泸州,在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许多市民自发来参加欢迎仪式。从两名奥运健儿下车开始,大家就一路追着拍照、拍视频。“家乡的冠军哦,泸州的光荣!”市民刘武说,他专门带孙儿来看奥运冠军,希望以此激发孩子对体育的热爱。

奥运选手受到家乡人民的宠爱。许世智摄

奥运选手受到家乡人民的宠爱。许世智摄

欢迎仪式上,邓雅文感谢大家冒着酷热前来迎接,她说,在奥运赛场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家乡人民的支持和教体局、教练的认真培养,今后会继续努力训练,争取更好成绩。陈可怡也对家乡人民的欢迎表示感谢。她说,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家乡父老乡亲和教体局的支持,希望泸州体育健儿们越来越好、人才辈出,为家乡增光添彩。

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有一面荣誉墙,从1992年“泸州奥运第一人”刘刚,到奥运参赛选手陈忠云、舒思瑶,体操名将、再到“奥运五金王”邹凯,还有跳水“难度王”、东京奥运会亚军杨健……墙上记录了从泸州走向世界的奥运健儿名字和故事。当日,邓雅文、陈可怡亲手掀开荣誉墙上遮着的红布,墙上再添两名泸州籍奥运健儿的故事——正是属于她俩。

邓雅文的奶奶和陈可怡的妈妈也出席了欢迎仪式,两名选手为长辈献上鲜花表达感谢。互动活动中,邓雅文、陈可怡留下手印纪念,并向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赠送了签名球衣、橄榄球等礼物。陈可怡赠送的球衣上,还有所有中国女子橄榄球现役队员的签名。

和自己照片比漂亮,美美的。许世智摄

和自己照片比漂亮,美美的。许世智摄

活动中,最开心的是近百名正在进行各项专业体育训练的泸州少年。他们见到了心中的英雄,合影、签名,乐开了花。

她们有过同一个梦想

邓雅文说,她非常感激在泸州的训练生活。正是因为在家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她进到省队之后学习小轮车才会进步很快。她很怀念泸州的“猪儿粑”食品,说小时候每次训练完都会去吃;怀念张坝桂圆林,当时离家近,她常去散步;还怀念忠山公园,“训练总是从那路过。”她说。

在微博上,邓雅文曾发了一条“滑滑梯”的博文,网友心疼,说一定摔很痛。但邓雅文说,那都不叫摔跤。训练中,她不记得摔了多少次,“爬起来继续练,心中有个目标,困难就可以克服。”从亚运会到世锦赛、奥运会,邓雅文说金牌只是添彩,更重要的是成长,还有大赛经验的积累、与对手切磋的体会等等。

本届奥运会上,比赛的都是“老朋友”,但奥运会三个字本身就给人一种压力,“还好发挥得不错!”邓雅文说,她希望能用奥运金牌推广小轮车运动,让更多人认识小轮车的魅力。很早以前,她就想过在家乡泸州建一个小轮车训练基地,“这次回泸州,其中一个任务就是为基地选址。”很多队友都希望来泸州走走看看,若泸州的训练基地建好了,大家甚至可以来泸州集训。

看见学妹成长,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许世智摄

看见学妹成长,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许世智摄

邓雅文的教练吴丹说:“她是一个坚韧、开朗、自律、好学的优秀运动员。”他认为邓雅文最厉害之处,是遇到挫折时能够迅速调整心态。当年邓雅文练田径,吴丹来泸州选苗子,第一眼就相中了她——她眼里有光、很灵性。一聊之下,邓雅文对小轮车也很感兴趣,于是走上了专业道路。吴丹说,泸州为四川队输送了许多好苗子,希望邓雅文夺金能激发更多泸州孩子的体育热情,泸州能出更多体育人才,为国争光。

在好友眼中,邓雅文是一个很坚强的人。她在训练中时常摔跤、受伤,但从没说过放弃。“有的时候,她还会告诉我说摔下去也要保持一定的姿势,有的地方摔到特别痛,有的地方‘肉多’没那么痛。”好友表示,她和邓雅文性格互补,一个开朗、一个内敛,“邓雅文家里有很多娃娃,她非常喜欢。”

“回到故乡很开心。”陈可怡说,她非常感谢母亲的支持。一开始练100米和跳远,后来学橄榄球,都很辛苦,母亲一边心疼她,一边鼓励她;后来她到处参加比赛,每一场大赛,母亲都到场加油。受伤时、状态不好时,陈可怡心中也曾动摇过,想过放弃,但最后都挺过来了。直到两上奥运赛场,创下历史好成绩。本届奥运会上,她们所在小组强队林立,出线形势艰难,队友们互相鼓励,没想到一步步走到了第6名。不过她还是有点遗憾,觉得如果一些比赛细节能把握好的话,成绩应该还能更好。

参加媒体访谈。许世智摄

参加媒体访谈。许世智摄

陈可怡说,我国橄榄球运动起步较晚,若要发展好,首先要做的是推广,让更多人认识、接受,然后爱上橄榄球。很多年前,她就开始想在泸州建个橄榄球训练基地的事情。不过在目前,省级的橄榄球常规赛都还没有,在泸州建基地的时机仍然未到。接下来的一年,陈可怡还有一系列巡回赛要打。“退役前好好享受比赛。”这是她接下来的计划。

感恩奋进,常在我心

“变化好大哦!”8日下午,回到母校泸州市五星小学校,邓雅文回忆起在校读书期间的点点滴滴。看见原来的同学,她一下没有反应过来,听到同学说出自己的名字,她说:“等下一定找你!”

来到曾经的教室,邓雅文已经没有了多少记忆。“现在教室有空调、有多功能黑板,学弟学妹们的上学条件好多了。”邓雅文小学时期班主任、泸州市五星小学校教师陈华平说。随后,邓雅文来到黑板前,写下“同学们加油!”她表示,希望学弟学妹们努力学习,为国争光。

一路走、一路看,遇见来参加活动的学弟学妹,邓雅文轻轻地摸摸他们的脑袋,说:“你们辛苦啦,天气这么热,快回去吧!”

在泸州老窖天府中学,邓雅文和学校田径队、篮球队的学弟学妹们齐聚一堂,分享个人成长经历。她说:“我在校园最深刻的记忆,是一开始被省队选走的时候,班主任许梦琪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话。她说不管我去多少天,落下的学业她都可以给我补,可以抽业余时间帮我。我觉得这是当时我义无反顾去省队,去接触自由式小轮车最大的勇气。”邓雅文分享,“00后”要有自己的梦想,要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对于追梦路上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能做的就是秉承“努力不一定会有结果,不努力一定没有结果”的信念,奋力拼搏。

邓雅文在黑板上给学弟学妹写下祝福语。许世智摄

邓雅文在黑板上给学弟学妹写下祝福语。许世智摄

面对学弟学妹的提问,邓雅文坦言是自由式小轮车选择了她,而不是她选择了自由式小轮车。“或许这就是缘分和命运。”邓雅文说,训练和比赛中难免会遭遇伤病,希望大家没有伤病。但如果遭遇了,不要放弃、不要气馁,而是通过每一次伤病的经历去坚定自己的信念。遇到瓶颈期时,更要相信自己,和教练多多交流,获取中肯的建议,把瓶颈期看作自己人生前进路上需要跨越的一个路口。

离开学校时,邓雅文收到了学弟学妹们的礼物。“老师,麻烦帮忙问问刚刚的礼物和信件是谁给的?”在车上,邓雅文迫不及待打开礼物和信件,发现是一幅画作和一些小礼品。其中,有一封信中,她看到了学弟学妹真诚的祝福,还发现其中留下的微信号码。她说:“这个妹妹好可爱,她还在信中说,她可能不配有我的微信。不行,我马上就加她好友。”

8日下午,陈可怡回到母校泸师附小。小学3-6年级,她在这里度过。走在凤凰山的林荫道,她笑得很开心:“没怎么变,很亲切。”

学弟学妹们为陈可怡举行了简单真诚的欢迎仪式。她小学的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也来到学校,陈可怡分别送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走在学校的“时光隧道”,看着一张张毕业合影,陈可怡仿佛梦回童年。她找起了自己的毕业照,还与语文老师宋玉龙聊着过往。

在学校会议室,她向学弟学妹分享了自己的奥运故事。她告诉大家,一定要确定个目标,然后不畏困难、坚持下去。“相信坚持梦想的每一个人,都能闪闪发光!”有学弟提问,如果要走体育专业道路,要注意什么?陈可怡回答:“打好基础,不要着急,慢慢来;勇于挑战、敢于拼搏,坚持不懈。”

邓雅文写下“同学们加油”。许世智摄

邓雅文写下“同学们加油”。许世智摄

泸师附小退休教师王萍是陈可怡的小学数学老师,她说陈可怡自小好学,尊敬师长,体育一直很好,吃得了苦。“样子没怎么变,长高了,长结实了。”6年级学妹周子敬已经练习足球6年,她说希望像陈可怡姐姐一样走上奥运赛场。5年级学妹蒋昕雨正在练习游泳,她希望成为一名游泳专业运动员。她说陈可怡姐姐是她的榜样:“她的奥运故事,对我很有启发。”

泸州养育了邓雅文和陈可怡,她俩的回报却不限于泸州,而是整个中国。这种爱国情怀,支持着更多的邓雅文、陈可怡去拼搏奋斗,为体育添彩、为中华争光。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