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长江源这些挑战,不容忽视!

2024-08-15 来源:新华社 分享:

长江源暖湿化带来多重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源持续暖湿化将带来冰川萎缩、水沙增加等多重挑战,需加大研究和应对力度。这是近日记者跟随2024江源综合科学考察队在长江源头区域实地调查时了解到的。

长江源区位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与长江流域整体相比,长江源区气候变化更加显著。《青海省水资源公报》显示,过去5年长江源地区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达到261.7亿立方米,较1956至2016年多年平均值偏多40%以上。在给下游带来丰富水资源的同时,暖湿化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

冰川被称为“固态水库”,研究显示全球山地冰川整体处于消融退缩状态。长江源区是全球水资源最为丰富区域之一,拥有大量冰川资源。

7月25日,在冬克玛底冰川,科考队员准备蹚水过河。新华社发(杜笑微摄)

记者近期与科考队一同来到长江源区的冬克玛底冰川脚下,水自高处向下倾泻,似千军万马,不停地撞击着碎石,发出巨大的轰隆声。科考队员从一侧向冰川攀爬时,发现去年冰川下完好的冰湖,今年已发生溃决,因此不得不重新从另一侧爬上冰川。

“这是上去之前没有想到的情况。”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师范越告诉记者,气候变暖导致江源地区冰川加速退缩,近年来格拉丹东雪山主峰冰川、冬克玛底冰川等长江源区的标志性冰川都有逐步萎缩的趋势。

除冰川融水外,长江上游极端降水发生频次和强度也在增加。

监测显示,今年7月1日至7月22日,长江源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53.5%,为近10年同期最多。7月下旬,记者与科考队驱车行驶在江源腹地,猝不及防的暴风骤雨让人无法看清前路,车辆在无人区里风雨飘摇,随时有陷入沼泽的危险。

7月25日,科考队员在探测冬克玛底冰川(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伍志尊摄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副所长周银军和同事关注到,长江源区河流沿岸一些道路桥梁受到不同程度破坏,部分河段出现河岸垮塌或崩蚀。

“与中下游普通河流相比,高原河流比降大,相同粒径泥沙沉降速度更慢,冲刷能力更强。”周银军认为,基础设施等受损与水沙量增加、极端降水的关系亟待进一步研究,掌握气候变化下江源河流的水文过程变化规律及机制,有助于科学判断未来水沙量变化和灾害风险。

这是7月23日在长江南源拍摄的查旦湿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潘彬彬摄)

长江流域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秦鹏程介绍,未来长江源区暖湿化趋势仍将持续,预计21世纪末,在中等排放情景下,长江源区平均气温较当前仍将升高2至4摄氏度,降水量可能增加10%至30%。

科考队专家表示,近年来通过长江大保护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长江源区的生物多样性等显著提升。长期来看,应基于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进一步加大对长江源区暖湿化的关注和研究力度,深入研究江源生态演变规律,夯实长江保护的科研基础。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