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肺结节离肺癌到底有多远?这些身体预警信号要留意→

2024-11-17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分享:

今年81岁的唐老先生

正在重庆市一家

中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

一年前他被确诊为

右肺小细胞癌晚期

而在他确诊前

家人以为这只是一场

普通感冒……

每年的11月是国际肺癌关注月,而今天(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根据国家癌症中心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联合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数据》,中国2022年最新肺癌发病例数为106.06万、死亡例数达73.3万,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均居各类癌症首位。

肺癌呈高发趋势,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各类体检中也逐步把低剂量螺旋CT纳入了常规检查,而随着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人们的担心也随之增加。哪些症状提示着肺癌风险?肺结节会不会发展成肺癌呢?

肺癌来临前信号

咳嗽

肺癌患者早期可出现2—3周咳嗽,且用止咳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如出现痰中带血,常是高危信号,应高度重视,并尽快就医。

胸部疼痛

部分肺癌患者在咳嗽时会伴有胸痛。这是由于肿瘤组织持续生长,侵及胸膜、神经或骨骼肌肉。这时,胸、背、肩部可出现间歇性、持续性疼痛。

持续低热

患有肺癌的人体内因肿瘤细胞“无限生长”,全身出现炎症反应,可出现长时间或间断发烧,使用退烧药、消炎药治疗后效果亦不佳,这时应及时就医。

声音嘶哑

声音嘶哑是肺癌早期症状之一。如肺癌生长部位距咽喉较近,易侵袭控制声带的神经,导致声音嘶哑症状逐渐加重。

胸闷气短

当肿块压迫或堵塞气管、支气管时,患者胸闷气短的症状明显,即使休息也不能缓解。此外,肺癌常累及胸膜造成胸腔积液,逐步加重呼吸困难。

杵状指

杵状指是手指外形类似木杵,宽厚粗大。肺部肿瘤中的化学物质释放到血液循环系统中,手指关节受到这些物质的刺激而变宽、变厚,就会形成杵状指。

2021年,深圳龙岗的江女士发现自己的十个手指变得越来越粗,且腿部时常伴随着疼痛,吃药也不见好转,时不时还会咳嗽、发热。

就医检查后,医生发现江女士肺部有一个4厘米左右的肿瘤,经诊断为肺癌。

但早期肺癌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这使得很多患者难以在早期被确诊。因此,CT检查等筛查手段十分重要。

CT发现肺结节意味着什么?

所有的恶性肿瘤都有一个逐步生长浸润的过程,肺癌也不例外,而它的早期表现之一就是肺结节。

查出肺结节勿过度恐慌 可遵医嘱定期随访监测

一旦查出肺结节,有些人觉得自己肯定得了肺癌,感觉天都塌了;有的人则不当回事,让小结节最终发展成肿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事实上这两种心态都不可取。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陈海泉表示:“磨玻璃结节一直在非常缓慢地进展(以年为单位),持续存在不进展,可以不用去管它。”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胸外一科主任医师马少华介绍,所谓的磨玻璃结节是影像学诊断名词,肺癌是个病理学诊断名词,它们完全是两回事。2毫米以上的结节都能在CT上发现,6毫米以下的结节,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 图源:CCTV健康之路

一旦患者体检发现肺结节,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等情况,判断结节的风险性质,并要求进行严密的随访和监测,通常三个月后做一次CT检查。如没有变化,会延长到半年之后再复查,形态稳定后可一年检查一次。

不吸烟的女性

肺癌发病率变高

传统认知里,肺癌聚焦于“老年、男性、吸烟者”三类人群,然而近年来,临床中发现了新的肺癌高危人群。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陈海泉表示,新的高危人群包括“不吸烟者、年轻人、女性”,改变了过去我们对肺癌流行病学的认知。

专家介绍,二手烟、油烟、激素、空气污染等因素,在微环境里可能增加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导致女性基因突变,诱发肺癌。因此女性应格外注意这些危险诱因。

调整生活方式

远离肺癌

生活方式调整

1.戒烟: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长期吸烟会导致肺部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引发肿瘤。

2.加强日常保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加重肺部的不适,甚至可能促使结节恶化。比如雾霾天应减少户外活动,或佩戴口罩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3.注重健康饮食:尽量多食新鲜的瓜果蔬菜。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减少肠道对有害物质的吸收。

4.保持良好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

5.增强个人体质: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同时还能清除体内的垃圾毒素,改善身体机能。

定期体检

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出现症状时病情已经较为严重。

一些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者、患有慢性肺部疾病者,更应定期通过胸部CT、肿瘤标志物检测等进行肺部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今年国际肺癌日的主题是

“重视肺癌早筛 规范肺结节诊疗”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发现肺结节别害怕

应调整生活方式

增强身体免疫力

遵医嘱定期随访监测

如有咳嗽迁延不愈

杵状指等症状

应尽早排查 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