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人民银行加码逆回购 年底降准预期再升温

2024-12-19 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

人民银行巨额逆回购操作仍在持续中。12月18日,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3876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7天,操作利率1.50%。数据显示,当日786亿元逆回购到期,此次操作后,实现净投放3090亿元。

遏制资金利率上升势头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日来,人民银行已连续多日高额操作逆回购,例如12月16日,人民银行为对冲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也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7531亿元逆回购操作,另在12月17日逆回购操作量也高达3554亿元,期限7天,利率不变。

从近日逆回购的原因来看,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近期连续开展大额逆回购,人民银行主要是为了对冲MLF到期以及税期高峰的影响,遏制资金利率上升势头,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这既是人民银行每月这一时点的操作惯例,也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保持流动性充裕”的要求。

具体效果方面,人民银行持续开展大额逆回购,有效遏制了因巨量MLF到期及税期缴款带来的流动性收紧效应,起到了明显的“削峰”作用;另将DR007(银行间质押式回购7天期利率)等关键市场利率波动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既提升了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王青判断,本月人民银行还将开展较大规模的买断式逆回购,同时缩量续作MLF。这一方面会继续弱化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另外也有助于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平稳度过跨年时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同样称,人民银行近期加大逆回购操作,主要是本月公开市场工具到期量大,加上缴税等扰动因素较多,人民银行灵活操作,适度加大公开市场力度,满足机构合理短期资金需求,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从资金价格来看,12月18日,隔夜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上行0.3个基点报1.428%,7天品种下行1.1个基点报1.776%,14天品种上行10.2个基点报1.994%。

“从市场利率整体在政策利率附近波动,反映目前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市场预期平稳。短期大额逆回购操作向市场释放资金面稳的信息。”周茂华评价。

企业、居民贷款利率有下调空间

年终已至,业内对接下来的货币政策工具也极为关注。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定调,我国明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12月以来,降准预期再度升温。王青认为,尽管地方债发行高峰已过,但着眼于支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继续支持政府债券发行以及持续释放稳增长信号,年底前人民银行将降准0.25—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5000亿元到1万亿元,这也能兼顾春节流动性安排。

王青判断,当前正处于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力阶段,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质押式逆回购、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适量续作MLF以及降准等政策工具,着力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年末时点资金面波动性会明显低于往年。考虑到9月降息落地,当前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年底前再次实施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年底考虑政府债券发行、季末跨年资金需求,机构提前资金投放等对资金面有一定扰动,不排除人民银行年底前后综合运用降准、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满足机构资金需求,确保资金面平稳跨年,同时,引导支持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周茂华同样称。

另外,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基调从“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为近14年以来首次调整,也释放了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加大的信号。在货币政策基调转向过程中,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将体现为“量增、价降”,王青认为,年底前银行将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新发放贷款规模,特别是会加快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的拨付进度,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也都有下调空间。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