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西藏全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勇攀雪域高峰 绘就气象新景

2025-01-22 来源:人民网 分享:

在西藏,巍峨雪峰见证了无数风霜雨雪,也见证着西藏气象事业的日新月异和蓬勃发展。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持续融入西藏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大局,以“抓龙头、补短板,强服务、盯关键”为抓手,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工程和西藏自治区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奋力谱写雪域高原气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院内观测场。洛桑 摄

强部署 抓落实 擘画气象新图景

思想如灯塔,指引方向。行动似潮水,奔涌向前。

如何在雪域高原书写气象新篇?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在中国气象局与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站位谋划、高效率推动下,西藏气象事业精准落子——

政策先行,制度护航。中国气象局与西藏自治区政府深化合作,商议共同推进西藏气象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由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牵头负责西藏碳源汇监测评估”纳入西藏自治区党委重大改革任务;西藏自治区人大修订《西藏自治区气象条例》,气象标准化工作持续推进,西藏气象高质量法律体系逐步构建;西藏自治区政府召开气象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7地(市)和52个县政府出台落实举措;西藏气象部门建立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快推动局市之间深化合作,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

资源统筹,形成合力。中国气象局党组谋划落实西藏气象工作、援藏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对口援藏工作体制机制。西藏气象部门与全国气象部门36家单位开展援藏对接,与西藏自治区内外8家厅局级单位深化合作,搭建起跨区域协作的大平台。

抓龙头 补短板 构建气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发展如攀峰登高,西藏气象部门紧盯问题短板,以精准施策为“登山杖”,以科技创新为“攀援索”,补短板、强弱项,加速追赶步伐,构建高水平科技、业务、人才协同发力机制,在破解难题中积蓄“硬实力”。

精密监测水平稳步提升。西藏气象部门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站网布局,各类地面气象监测站点增加至1221个,天气雷达增加至32部,实时接收卫星数据,形成地空天立体监测、一站式传输的业务布局。

位于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羊湖山顶的积雪观测站。普琼 摄

精准预报龙头作用充分发挥。天气预报由站点预报向格点预报转变,形成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和精细化短临智能网格预报产品。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80%以上,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39分钟,西藏自治区气象局自主研发的暴雪模型可提前约5小时预警,准确率达98%。

2024年7月24日,拉萨市尼木县尼木乡遭遇特大泥石流灾害,全部临河居住群众共33户284人在半小时内被安全转移,尽管道路阻断、房屋受损、农田冲毁,但无人员伤亡,这源于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精准预报、及时靶向发布气象预警信息。

在监测预报服务能力提升的背后,是科技创新赋能。西藏气象部门与21家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企业和行业部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气象关键技术研究纳入西藏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科技计划指南;建成拉萨国家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推进日喀则、墨脱国家气候观象台和狮泉河区域大气本底站建设,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研究开放实验室列入西藏重点实验室名单,为高原气象研究提供新高地。此外,西藏气象部门还开展汛期强降水过程多模式产品评估和精细化客观预报方法研究,多源数据融合的短临预警业务技术攻关取得突破,为预报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大型无人机在日喀则成功开展人工增雨(雪)科学试验。

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高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也掀开新篇章。“双尾蝎”大型无人机在日喀则成功开展人工增雨(雪)科学试验,并实现常态化作业,填补西藏人工影响天气空中作业空白。

近年来,西藏气象部门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29项,创建3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其中1个获评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产出一批科研成果,气象科技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

强服务 盯关键 彰显气象新作为

西藏气象部门始终聚焦“国之大者”“区之要事”,主动融入服务保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和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的创建,围绕重大工程和重大活动,着力在特色气象服务上做足文章,服务百姓所需、深嵌发展脉搏。

强化防灾减灾,筑牢安全屏障。西藏自治区将气象预警纳入全区防汛抗旱应急响应启动前置条件,气象部门与41家单位建立预警联动机制,做好全链条气象服务,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联合应急管理部门开展乡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示范社区试点建设,发展基于位置的预警靶向发布业务,建设13个多灾种风险预警发布终端;建立西藏强降水和暴雪“31631”递进式服务模式。

优化公共服务,回应民生期待。西藏气象部门积极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精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74%,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91.9分。虫草采挖是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经济活动,但虫草采挖季雷暴、强对流天气频发,气象部门组织宣传小分队,把科普知识送进村、送进采挖点,有效增强群众防范气象灾害的意识,提高自救避险能力。

西藏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用藏汉双语讲解采挖虫草防雷安全知识

聚焦粮食安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西藏自治区气象局、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联合成立西藏青稞气象服务中心,在农作物生长发育全生命周期开展分区域、分作物、网格化农业气象服务,指导县域农牧产业发展规划、设施大棚和农作物气象灾害防范。

风过高原旷野,雪润青藏山川。当前,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西藏气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发扬“老西藏精神”和“高海拔、高标准,缺氧气、不缺志气”的优良传统作风,书写扎根高原气象事业、服务藏区群众的生动实践,为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气象贡献。(闫辰宇、张歆平、方乐群)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