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2025年如何稳就业促增收——权威部门解答就业、收入热点问题

2025-01-22 来源:新华社 分享:

就业、收入连着千家万户。2025年将出台哪些稳就业促增收的新举措?1月21日,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司局负责人就三大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怎样稳定和扩大就业?

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最直接的方式。2024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到3305.2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深化就业领域改革,完善就业优先政策,稳定就业重点群体,优化就业公共服务,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表示。

  2025年1月15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举行“迎新春 启新程”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新华社发(阮雪枫摄)

陈勇嘉介绍,2025年将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不断拓展就业新的增长点。同时落实稳岗返还、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助力企业稳岗拓岗。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中之重。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

“接下来将开发更多发挥毕业生专长的就业岗位,加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建立城乡基层岗位归集发布制度,促进青年多渠道就业创业。”陈勇嘉说。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前全国农民工约有3亿人,促进农民工就业增收意义重大。

2025年,人社部门将多措并举拓展农民工外出就业渠道,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提升县域就业容量;此外将落实就业援助制度,运用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如何促进技能增收?

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但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在就业市场供不应求。

提高劳动者技能,可以稳定增加收入。经过技能培训、由劳务品牌带动的农民工就业,工资收入也比一般务工要高很多。

“2025年将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就业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行业领域,聚焦农民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等,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他们稳定增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介绍。

为突出激励保障,增强技能就业吸引力,2024年9月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明确要求“动态发布技能人才薪酬价位信息,引导企业逐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构建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在技能人才聚集的区域、行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行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推动实施技能人才起点薪酬制度,促使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如何推动群众减负增收?

经济发展越是承压前行,越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增强社会保障。

2024年,人社部门共为2477万困难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向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等各类失业保险待遇1214亿元。

202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指导各地落实社保帮扶政策的同时,将健全社保体系,提高社保待遇,以更加充分可靠的社会保障减少劳动者后顾之忧。

卢爱红表示,2025年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更多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积极推动集体补助规范化试点,推进提升缴费水平和多渠道筹资,提升城乡居保待遇水平。

工资是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来源。“我们将围绕提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加强工资宏观指导调控,推动群众工资收入合理平稳增长。”卢爱红说。

他表示,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指导各地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逐步提高最低工资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加大重点行业、重点群体薪酬分配指引;深化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各类人才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骨干人员的激励。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