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年味儿里的传承:首个“非遗”春节有内涵更有新活力

2025-02-01 来源:中国西藏网 分享: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2024年12月,春节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春节文化走向世界,也为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

据了解,在今年春节期间,各地将广泛开展48项“非遗贺新春点亮中国灯”蛇年灯会灯彩展示,举办超4000项约2.7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的热度已经点燃。据有关数据显示,以“非遗”为关键字的搜索量同比成百倍增长,热度不断升温,带动了多地文旅订单大涨。这表明,非遗与春节深度融合已然成为新风尚,并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然而,如何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为传统年味儿注入新的活力,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让春节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要深入挖掘非遗的内涵,传承文化精髓。春节“入遗”成功代表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得到世界普遍认同。人们开展的一系列辞旧迎新、庆祝春节等社会实践活动,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哲学等元素,应该加强研究,提炼文化精髓,使之成为传承和发展春节文化的基石,在实践中丰富春节、传承春节。

让春节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要创新传播方式,拓宽传承渠道。在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不断创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正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的“欢乐冰雪季·‘紫禁城里过大年’数字文化节”,其中的数字馆运用全息投影、数字交互等方式将深藏在博物馆中的绘画、文献和礼俗通过创新场景、动感视效和趣味情节展现,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皇室的春节庆典,见证古今的“同”与“不同”。可见,从古至今,春节也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嬗变。如今的春节结合现代数字信息和智能化技术,在社会发展中,更将被更多人认识、关注并传承、发扬下去。

让春节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要融入现代生活,实现活态传承。春节非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记忆,也是活生生的文化遗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是实现活态传承的关键。近年来,“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时尚”等跨界模式不断涌现,让传统的年味儿也时尚感满满。近期,在“繁饰自然·衣彩拉萨——拉萨新年服饰秀”群众文化活动中,将民族传统服饰和过节的热闹气氛结合展出,为“冬游西藏”增添了文化气息。此外,还有很多设计将剪纸、年画等非遗元素运用到服饰、家居、文创产品中,促进了年节文化的年轻化、时尚化发展。

让春节非遗焕发新活力,要推动文旅融合,激发市场潜力。将春节非遗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产品,是激发市场潜力的重要途径。四川省遂宁市将来自汕头的“英歌舞”和遂宁蓬莱大乐、象山花锣鼓等民俗项目集结,为游客和群众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盛宴。诸如此类的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感受春节氛围的同时,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又丰富了旅游业态,为非遗传承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时光穿越,节庆文化经久不息。春节作为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重要时刻,更应该成为推动非遗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让我们在享受非遗带来的文化盛宴的同时,共同守护这份宝贵遗产,既坚守传统,又勇于创新,让它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让浓浓的年味儿一代代传承下去。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