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九曲黄河灯会, 传统民俗光照河湟

2025-02-13 作者:青海日报 分享:

游客有序观赏。

丰富多样的花灯展示。

“不耍社火不过年,不点花灯月不圆。”在青海省河湟谷地的海东市乐都区,九曲黄河灯俗宛如一颗历经岁月雕琢的明珠,散发着独一无二的迷人光芒。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数万名游客慕名而来,只为探秘这传承数百年的独特民俗景观,感受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九曲黄河灯会,又名“九曲黄河灯俗”,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古老灯俗流传于乐都区岗沟街道的七里店东、七里店、李家、水磨湾四村。黄河灯会每三年举办两次,当地人习惯称其为“三年两头”。

点灯会为期3天,从农历正月十四开始,至正月十六结束,每晚七时准时点亮花灯,一直持续到夜里十一时左右。

追溯其历史,九曲黄河灯会已有400余年,融合传统文化、民俗非遗、游乐商贸等多元文化,生动折射出明代军屯、民屯的移民历史记忆与地域认同,是一部鲜活的文化史书。

2月11日晚,记者走进乐都区七里店村,随着灯俗举办日子的临近,浓郁节日氛围扑面而来。村民早早便投入到准备中,从搭建灯阵到制作花灯,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灯阵依照九宫八卦布局,曲折蜿蜒,恰似黄河九曲,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神秘的迷宫。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每一盏花灯皆由村民亲手制作,灯罩上绘制着精美的图案,既有寓意吉祥如意的花鸟鱼虫,也有源自神话传说的人物故事,笔触细腻、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今年73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赵世荣,自幼跟随父辈参与灯会筹备,16岁就担任灯阵总指挥,多年来,他不仅让因故中断的灯会重焕生机,还大胆创新灯笼样式,设计出南瓜灯、孔雀灯、如意灯等丰富多样的造型。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推动灯会与庙会、旅游融合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据介绍,今年从正月初八起,四个村的村民便紧锣密鼓地布置灯阵,用白灰仔细画线,栽下一根根质地匀细、高约1.7米的木杆,杆间距约60厘米,并行两排木杆构成约3.6米宽的巷道。木杆栽好后,用绳子连接起来,一座流光溢彩、璀璨夺目的灯城便呈现在眼前。

赵世荣说,整个灯会的灯杆总数大约有3600根,如此规模宏大的灯阵,凝聚着村民的心血与智慧。

作为“青海年·最海东”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九曲黄河灯会在延续传统点灯仪式的基础上,引入艺术、游乐、商贸、民俗等现代元素,打造出集娱乐、消费于一体的节庆场景。

灯会期间,乐都区多部门联合行动,公安、消防、卫健等部门全程值守,全力保障游客安全,让游人安心享受这场文化盛宴。

“转灯阵一圈,寓意驱邪祛病、吉祥安康,这是祖辈传下的习俗。”村民张生福一边挂灯一边感慨。

非遗之光,照亮文化自信之路,如今九曲黄河灯俗已成为河湟乃至全青海省一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这一古老灯俗,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传承与创新的桥梁,见证了河湟各族儿女的生活变迁,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