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绘就和谐幸福新画卷——出席全国两会的西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谈维护社会稳定

2025-03-0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

高原三月,和煦的阳光洒在拉萨的大街小巷,暖意融融中,各族群众欢喜度佳节,一派祥和景象。

“一年春作首”,在这个象征新希望和机遇的春天,高原儿女迈着坚实的步伐砥砺前行,而他们的底气来自西藏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

2024年以来,西藏上下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位工作任务,坚持警钟长鸣、警惕常在,依法加强社会治理,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西藏法治西藏,各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9%以上。

“如今,幸福、平安、和谐、团结是西藏各族群众生活的最真实写照。”参加全国两会的西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有感触。

全国人大代表、昌都市市长罗庆伍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昌都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一体推进法治昌都、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依法行政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司法公信力稳步提升,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愈加浓厚,全面依法治市取得了积极成效。”

罗庆伍介绍说,在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方面,昌都市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出台《昌都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昌都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草案)》等,受理行政复议案件66件,全市村(社)法律顾问覆盖率100%。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整合12个部门98个服务事项,规范市级行政部门许可事项308项,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等各方监督。在普法宣传方面,昌都市持续深化全民普法、精准普法、以案释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宣讲93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24.85万人次,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逐渐成为群众的行动自觉。

在推进治法昌都建设过程中,不乏一些优秀案例:昌都市人民检察院针对群众反映有外地牛肉和进口牛肉冒充类乌齐牦牛肉进行售卖的情况提出了具体检察监督意见,并与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签署了公益诉讼《事实确认书》,制定了《“类乌齐牦牛”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专项工作推进实施方案》,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维护了“类乌齐牦牛”品牌形象,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在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2024年,嘎拉村村民小组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嘎拉村有着西藏“桃花第一村”的美誉,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33户嘎拉村群众共同参与,做好“旅游+”文章,把桃花打造成一张亮丽名片。此外,农牧民运输队、水果观光采摘园等,让村里产业多元发展,乡村振兴路子越走越宽。

嘎拉村的发展变化,也是全国人大代表、林芝市市长巴塔所说的“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新气象”的生动体现。

巴塔告诉记者,2024年,林芝市固本强基、守土尽责,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建立林芝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千里示范带基本成形;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深化开展“三个意识”教育,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25年是推动林芝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提质跨越年,做好各项工作任务艰巨。“高水平安全是重要保障。”巴塔表示,林芝将树牢底线思维,筑牢安全屏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全面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积极打造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成启用平安林芝大数据平台,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深化源头预防、动态化解、联合接访机制,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推进林芝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西藏各项事业全方位进步、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的光辉历程昭示我们,‘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稳定的作用’。”谈到西藏持续和谐稳定的喜人局面,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社科院副院长边巴拉姆感慨良多。

“西藏的当下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边巴拉姆认为,着眼稳定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要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总要求,扎实推进高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切实增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内生动力,不折不扣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同时,要重视和加强重点领域和基层干部综合能力素养提升,更好地守护民生福祉。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真正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西藏更加持续和谐稳定发展凝心聚力。

2024年,日喀则市5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万余名干部群众赴区外学习、务工,全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得到进一步推动。“各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氛围,始终是社会和谐稳定最坚实的根基。”全国政协委员、日喀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尼玛琼拉说。

尼玛琼拉介绍,近年来,日喀则全市上下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深入实施“村居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工程”和“村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教育攻坚行动”。民族团结的不断深化和显著成效,也让各族干部群众对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充满信心决心。

尼玛琼拉表示,下一步,日喀则市将聚焦稳定强治理,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底线要求,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工作主线,继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基础,努力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共同守护好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