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代表委员热议养老、托育服务——呵护“一老一小”,托住稳稳幸福

2025-03-08 来源:人民网 分享: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统计局

  “一老一小”关乎民生、连着民心。2019年—2024年,全国财政用于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方面的支出超过5600亿元,年均增长11%。目前,全国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已近10万个,托位约480万个。“一老一小”服务网织密织牢,托住稳稳幸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如何更好关爱“一老”、呵护“一小”,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代表委员们展开热议。

  ——编  者

  一问:

  硬件设施咋完善?

  镜头

  一张乒乓球桌,这边,孩子身姿灵敏;那侧,老人笑声爽朗。你推我挡,乒乓球来回跳动。

  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樟坪畲族乡西排村“一老一小”幸福园的运动场上,66岁的村民刘土生手握球拍,笑容灿烂,“来来来,玩车轮战!”

  村里的“一老一小”幸福园由闲置校舍改造而成,上下两层,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活动室、图书室、老年食堂、运动场等一应俱全。“孩子们在外地生活,我每天来这里,乐和乐和。”刘土生说,幸福园的老年食堂,每餐四菜一汤,荤素搭配,味道挺不错。

  连线

  “老幼共托”是一站式解决居民养老、幼儿托育的新模式。“老幼共托”将托老与托幼服务结合起来,让老人和孩子共享同一空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进代际互动。

  “老幼共托”,基础设施是关键。“农村地区可以充分利用闲置场地,建设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备的‘一老一小’活动场所,让老人们有地方去、孩子们有人管。”樟坪畲族乡党委书记雷燕琴代表建议,接下来,还应继续完善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硬件设施,满足“一老一小”多样需求。

  “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应按照‘存量更新’和‘全龄友好’的理念,一体规划空间布局,为养老、托育预留好功能区。”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瑞君委员建议,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应因地制宜,建设老年食堂、日间照料站、儿童游戏区、共享书屋、多功能活动厅等。

  全国妇联副主席张晓兰委员建议,应根据人口规模等,在居民小区、自然村配备不同面积的儿童活动区域,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基本活动需求。比如,建设儿童友好社区“口袋公园”与“小微儿童乐园”,满足居民在家门口遛娃的需求。

  二问:

  优质服务咋提供?

  镜头

  练书法、做剪纸、读画本……在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塔街道武功山社区,读书声、欢笑声从“幸福课堂”传出。

  环境宽敞、后厨干净、菜品可口……每到饭点,新建成的武功山社区食堂人气都很旺。食堂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营、微利普惠”的运营模式,9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就餐。

  武功山社区把每周二、每周三设定为“幸福敲门日”,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了解高龄老人需求,提供助浴、理发、代购等服务。社区开发“一键养老”综合监管平台,不仅有健康监测、紧急呼叫等功能,还提供24小时人工服务。

  连线

  社区是“一老一小”的主要生活空间,要把生活圈打造成幸福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

  “社区可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养老服务,使居家老人享受到与社区养老的同质服务。”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方太乡井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温善连代表建议。

  “调研中发现,年轻父母对优质的托育服务需求强烈。”沈阳市政协主席于学利委员建议,大力发展社区托育、企业托育等模式,加强托育人才培养,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集聚。

  温善连代表建议,聚焦群众托育现实需求,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服务,增加嵌入式托育点,提供小型化、便利化、融合化托育服务。同时,要建立严格监管机制,保障婴幼儿安全与健康。

  “人工智能赋能‘一老一小’服务,可提高效率和质量。”吴瑞君委员建议,利用社区服务热力图,通过大数据实时分析老人助餐、儿童托管等需求的分布,提升服务响应效率;开发人工智能语音陪伴机器人,缓解老年群体心理健康问题。

  三问:

  还有啥新期盼?

  镜头

  “手势变化,幕布上显出不同图案,这就是手影,我们一起来试试吧……”跟随保育员蒋华的示范,孩子们跃跃欲试。

  一大早,在山东省济南高新区舜华路街道玉兰诚园小区家庭托育点内,蒋华为孩子们上手影讲解课程。

  “一小”得到照看,“一老”生活也有保障。玉兰诚园小区东门附近,是舜华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中心的健身房、棋牌室、理疗室,向周边小区老年居民免费开放。截至目前,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月服务超过2500人次。

  连线

  近年来,我国在养老、托育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相关服务规范和发展。但与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些短板弱项需要补齐。

  “我在走访家庭和托育机构后发现,普惠托育是不少家庭的期盼。”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卓长立代表建议,各地可立足实际,探索社区办托、单位办托、幼儿园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元供给模式,满足多样化需求。

  如何补上养老、托育服务人才短板?温善连代表建议,强化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大专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做好专业人才队伍扩容。此外,要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健全从业人员的职业标准,提高职业吸引力。

  “设定不同类型机构准入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合力。”雷燕琴代表建议,比如,探索政府补一点、社会力量帮一点、大学生志愿服务等方法,不断优化“一老一小”服务。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