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携手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习近平主席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发表致辞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2025-04-25 来源:新华网 分享:

4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多国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提出坚守多边主义、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公正转型、强化务实行动等重要倡议,为全球气候治理指明方向。习近平主席宣介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宣布中方气候行动计划,彰显中国同各方携手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的责任担当和坚定决心。

“展现出当前世界亟需的领导力”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全球气候治理虽然历经风雨,但绿色低碳发展终成时代潮流”“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加强团结合作,就一定能冲破逆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和世界一切进步事业行稳致远”。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来自北京的声音勾勒出世界发展方向的清晰愿景。”印度尼西亚能源转型研究所常务董事普特拉·阿迪古纳说,“尊重各国不同需求、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中方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努力,受到多国热烈欢迎。”

“习近平主席的致辞展现出当前世界亟需的领导力。”亚洲气候行动者组织总干事王晓军说,“否认气候变化或装作其不存在,并不是选择。各国同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真正的领导力来自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和担当,以及领军者不可动摇的坚定意志。”

巴西“雷达中国”资讯网总编辑雅奈娜·卡马拉·达西尔韦拉说,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提出的4点看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巴西贝伦举行。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的论述与巴西看法是一致的,为巴西办会提供有力支持。巴西和中国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危机,这表明全球南方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存在广泛共识,都在朝着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前进。

孟加拉国-中国商业工业协会前秘书长马蒙·姆里达说,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提出的倡议恰逢其时,令人敬佩。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推动公正转型,这一点对孟加拉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兼顾环境可持续性。

“习近平主席的远见卓识和领导力为全球气候行动指明方向。”斯里兰卡“一带一路”组织联合创始人玛雅·马朱兰说,中国不仅强调自身绿色发展,同时也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与伙伴国家开展绿色合作,以实际行动展现无可替代的领导作用,让斯里兰卡等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岛国感到振奋。“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建设一个可持续且具有韧性的未来。”

中国贡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说,“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中国将于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前,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3日在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后举行记者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在峰会致辞中提出的最新气候方案,称赞该方案对全球气候行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指出,多国领导人承诺提交雄心勃勃的新气候行动计划,传递出国际社会团结应对气候变化的强烈信号。“正如我们今天听到的那样,世界正在全速前进。没有国家或利益集团可以阻止清洁能源革命。”

“世界正在朝着净零排放的目标迈进。”英国非政府组织“能源和气候信息小组”国际项目主管加雷思·雷德蒙德-金发表声明说,“各国承诺实现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表明,尽管过程充满挫折,一些国家有所退缩,但多边进程仍在继续……国际合作依然生机勃勃。”

墨西哥经济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雷纳托·巴尔德拉马说,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中国将宣布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展现出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坚定承诺和责任担当。当前,中国在光伏、风电、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具备全产业链优势,产能规模居全球前列,持续为国际市场供应绿色技术和产品,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并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体现。

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克利福德·柯布高度评价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他表示,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生产的领导者,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碳排放,提高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效率。中国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等成功案例的经验,可用于全球荒漠化治理和土壤改良,帮助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变暖导致的沙漠侵蚀农田等问题。

印度尼西亚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亚特纳·苏普里亚特纳认为,中国在污染治理和低碳发展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如何将重污染城市转变为清洁城市的实践经验,值得印尼等国学习。中国的生态修复工程增强了碳汇能力,助力全球气候治理。

英国《卫报》刊文说,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强调“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报道说,中方出席这一峰会至关重要。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稳定且可预测的国家,并且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伙伴。

“气候合作最终受益方是全人类”

习近平主席强调,“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会停歇”。

“习近平主席强调坚守多边主义,以开放包容超越隔阂冲突。特别是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立公平正义,行重信守诺。”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说,这与个别大国热衷于单边主义,出尔反尔,藐视国际规则、践踏国际秩序的做法相比泾渭分明,高下立见。

“全球性挑战越复杂,就越需要群策群力。在应对全球气候危机问题上,关键在于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多边主义。真正的多边主义,是要合作共赢,不能搞零和博弈。”《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说,“在气候合作上,每一方可能都觉得自己有损失,但人类不是短视的,气候合作最终受益方是全人类。”

“在部分大型经济体对可持续发展承诺倒退的关键节点,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上的致辞意义重大。”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卢耀群说。当前,多边合作对推进气候转型极为重要。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但需发达国家助力以更好地承担起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责任。中国在推动各方采取有力气候行动、共建美好世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菲利普·克莱顿认为,各国应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危机。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应研发并向发展中国家分享绿色技术。全球市场是最快、最有效推广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的平台,设置高额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不得人心。“只有让尽可能多的人获取绿色技术,我们才能战胜气候危机,中国的相关举措正在推动这一目标实现。”

“中国在技术共享与绿色投资上展现了开放胸怀。”老挝资深外交官西昆·本伟莱说,中国不仅是《巴黎协定》的坚定践行者,更通过技术共享、能力建设和项目合作,帮助包括老挝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气候韧性和绿色发展水平。这种务实、高效的南南合作模式,为全球气候行动注入新动力。

日本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机构气候与能源部副主任南达·库马尔·贾纳达南表示,维护多边主义、促进公正转型、共享绿色创新,对于实现安全繁荣的未来至关重要。携手共进,世界各国才能建设一个有韧性的地球家园。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