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强沙尘暴压城近万名游客被困,敦煌如何用3小时跑赢12级狂风?

2025-05-06 来源:央视新闻 分享:

这个“五一”假期,敦煌再次人山人海。不过就在5月3日傍晚,敦煌市刚刚经历了一场部分地区最大风力达到12级的强沙尘暴。当时,有近万名游客滞留在敦煌的几个景区内,敦煌市立即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与强沙尘暴赛跑,3个小时内,就把所有滞留的游客安全地送回了市区。5月5日,敦煌的景点照常开放,星空音乐会万人大合唱等活动照常举行。

从下午6点多启动应急预案,到晚上10点完成近万名旅客的转运,敦煌的相关职能部门经历了怎样的判断、决策、动员相关力量的过程?这对于其他想要发展文旅的城市又有哪些借鉴意义?

强沙尘突袭敦煌 近万名游客滞留景区

        总台记者 崔林欣: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大家可以看到,在我的身后原本清晰可见的一些建筑、树木、包括沙丘,现在也是全部看不到了。因为今天下午从6点以后,当地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沙尘天气,整个天空都蒙上了一层黄黄的沙尘。

5月3日18时许,敦煌市出现能见度小于700米的强沙尘暴天气,市区最大风力9级,雅丹地区最大风力12级。18时53分,敦煌市升级发布沙尘暴橙色预警。当地随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叫停景区内观光车、骆驼骑行、滑沙等娱乐项目,并取消当晚的万人星空演唱会,同时组织安保力量对游客进行紧急疏散。

山西游客 郭贝贝:我们刚开始去的时候天气很好,往沙漠上爬,一到了最顶上,然后沙尘暴就来了,我们都没有看月牙泉长什么样,一上去风特别大,然后所有人都在那背对着月牙泉坐在那,我们还好奇为什么背对的,上去之后才发现风沙特别大,然后我们就都坐在那,就想着看看能不能一会就停了,结果等了好久,越来越大,根本都没有办法睁开眼睛。

受沙尘暴天气影响,近万名游客滞留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阳关、玉门关和雅丹景区。由于沙尘暴较强,加上傍晚时分天色逐渐变暗,如何将滞留旅客安全转运出景区,迫在眉睫。

为何转运旅客迫在眉睫?

对于敦煌这座多风沙的城市来说,这种程度的沙尘暴在当地是否多见?从当地人的角度来看,这种程度的沙尘暴是否多见?如果游客留在景区会有什么危险?

       总台记者 王妍:我在敦煌当地了解到,由于受蒙古高压和地形地貌的共同作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沙频繁,敦煌其实具有典型的沙漠气候特征。而且敦煌位于多个沙漠包围区域,周边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姆塔格沙漠的沙源丰富,只要风力达到4级以上,便可掀起沙尘。因此沙尘天气在敦煌不算少见。但今年“五一”遭遇这么大的沙尘暴,在当地人看来,也算罕见,敦煌气象局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一次强沙尘暴天气中,敦煌市能见度小于500米,市区最大风力达到9级,雅丹地区最大风力达到12级。

       王妍:大游客量、强沙尘暴,又在傍晚天色将暗的时候,这三个因素叠加其实对于景区的挑战还是比较大的。首先,5月3日这天,敦煌的各大景区景点入园参观人数达到6万人次,单单是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在傍晚六点,强沙尘暴来袭之时,实时在园人数都超过1万人次。游客中,外地游客占比超过90%,特别是对于南方游客来讲,突然遭遇沙尘暴难免会有一定心理上的慌乱,会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妍:还有一个信息也很重要,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核心景区的面积达到76平方千米。什么概念,就是比1万个足球场都大,这么大的面积,在能见度迅速下降的情况下,如果脱离景区道路,走在沙山上,会很容易迷失方向,那一旦方向走反,则有可能走入沙漠腹地。随着天色变暗,沙漠的气温也会下降,这对于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一定的危险性。

        王妍:此外,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距离市区有5.3公里左右,敦煌大部分的酒店都在市区,在这样的沙尘暴天气下,外地游客在陌生城市下的识路能力会下降。因此即便是对于风沙比较常见的敦煌来说,遇到这样一个等级的强沙尘,立刻采取应急措施对游客进行疏散转运,确实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敦煌酒店多在市区 景点远近不一

来看一下敦煌几个景点的位置。一般游客来到敦煌旅游,大部分会选择住在市区的酒店,而像鸣沙山月牙泉等景点,一般从市区乘坐公交半小时内就能到达。而像远一点的阳关、玉门关和雅丹景区,距离市区就远了,开车车程约一个半小时,不过当地开通了玉门关、阳关景区直通车,但游客大多想节约时间,因此大多是选择包车或者打车前往这些景点。记者刚才也提到,在沙尘暴天气下,能见度很低,游客在陌生城市下的识路能力会下降,容易迷路。因此,如何尽快转移旅客,确实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争分夺秒转运游客 公车私车齐上阵

       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服务中心主任 黄文明:面对突发天气状况,我们景区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疏散预案,通过广播系统来发布应急信息,停止售票检票。同时,我们也协调文旅、交通,还有我们的公务车辆免费输送游客,我们景区的观光车也全部免费输送游客。同时,我们的应急救援车,第一时间响应游客的需求。

沙尘暴出现后,敦煌市各级干部群众自发赴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义务接送游客。

        敦煌市月牙泉镇政府干部 李文娟:面对突发情况,我们全镇镇村干部主动放弃节假日,出动了15辆私家车接送部分游客返回市区。

        甘肃游客 尹建方:遇到了沙尘暴,打不上车,我们也很着急,月牙泉镇政府的干部免费送我们回家,在车上对我们嘘寒问暖,我感觉这座城市很温暖,也让我很感动。

由于沙尘暴较强,加上傍晚时分天色逐渐变暗,为了确保游客安全,敦煌市调拨车辆来保证景区的游客疏散工作。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出口,前来增援的车辆在公安交警部门的指挥下,依次排列成队,等候游客上车返回市区。

青海游客 姚志栋:我过来打算到那边叫一个出租车,正好碰见免费的接送车辆,我觉得这个举措挺暖心,挺好的。

北京游客 李雪:我是从月牙泉景区比较晚出来的,看到有个小姐姐在叫我,上车以后才发现是政府专用车,临时调度过来服务大家的,我就觉得很感恩。

受沙尘暴天气影响,阳关景区滞留游客79人。当地镇政府、阳关景区积极协调联动,在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龙腾山庄、敦煌宿、阳关雅集等处对滞留游客进行了临时安置。截至5月3日22时,敦煌市各景区近万名游客全部转运安置完毕。

从预警到行动 如何分秒必争?

在这次转运中我们看到一个细节,当地是动用了公务车来运送游客,要知道,节假日期间公务用车一律封存,实行定点停放,那么这次转运行动当地出动公务车运送旅客是出于哪些考量?对于敦煌来说,沙尘天气应该并不少见,那么当地有没有常备的应急预案?3日晚上的这场转运,和常备应急预案一样吗?有何不同之处?

        总台记者 王妍:据我了解,这也是敦煌市首次启用公务用车用于极端天气下的游客转运。敦煌市机关事务中心调用了七座以上的公务车共计14辆。这也是敦煌市所有的7座以上公务用车了。这也是由于本次沙尘暴的级别,符合《敦煌市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中,当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危害程度超出本单位控制能力,需要敦煌市政府提供援助和支持的,由应急指挥中心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协调相关资源和力量参与事件处置。我在敦煌市重点工作联系群中看到,3日18时30分,敦煌市主要领导通知启动大风天气预案,开展全市调度,21时05分,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所有游客疏散完毕。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所有的滞留游客全部完成转运和安置。

       王妍:说到这次应急预案,首先我们看看速度,5月3日18点53分,敦煌市气象台发布了沙尘暴橙色预警。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在18点58分和19点05分分别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闭园温馨提示》和《星空演唱会临时停演公告》,也就是说,预警发布仅仅5分钟,景区就迅速采取了闭园措施,同时启动了《鸣沙山月牙泉防沙尘暴应急救援预案》,开始转运游客。

        王妍:首先就是要有转运游客车辆。在3日当天,敦煌首先调集城市公交和农村班线车140余车次。敦煌当地的交通部门告诉我,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车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节前有准备。针对五一期间,敦煌游客用车量比较大,敦煌市区又推出公交0元坐的优惠政策,交通部门节前就在已有城市公交46辆,农村班线车36辆的基础上,再紧急调运旅游大巴100辆,针对像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这样的重点景区,提前就有快速疏散25000人的应急预案。从车辆的停放位置,如何接续调度,都有预设路线。此外,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门前交通也在节前优化了通行路线,拓宽了道路,在高峰期启动应急疏散通道可以让整个路程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一半。这些举措都是在节前提前做好的应对举措,为这一次的快速疏散提供了基础。此外,对于应急处置的经验也是这次转移游客有效率的因素之一。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从2023年起,在旅游旺季几乎天天都会开展万人星空演唱会活动,游客量最多的时候,景区常常要面临在演唱会后瞬时疏散超25000人的考验。因此,这几年敦煌市各级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疏导方案,也建立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快速响应联动机制。像这一次疏散转运,不只是景区和交通部门在发力,敦煌市住建部门第一时间将城区路灯开灯时间提前,为市民游客点亮“安心路”。交警全员投入一线,实时处置突发情况。

        发展旅游:“靠天”是福气 “靠人”才是能力

在与强沙尘暴赛跑的过程中,除了应急预案中预备的转运力量,有些出租车、村镇干部自发转运游客,敦煌市甚至还出动了市政府机关事务中心的公务车辆,顺利完成了这次转运任务。

发展旅游,基本面或许是老天给的,但提升服务升级打怪,要考验人们的智慧。敦煌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让当地景区有了“靠天吃饭”资本,但是从这次与强沙尘暴的较量来看,敦煌当地人是将发展的主动权,攥在了自己的手里。发展旅游,“靠天”是福气,“靠人”才是能力。敦煌这次与强沙尘赛跑,对于其他旅游城市又有哪些借鉴意义?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马亮:在遭遇突发的沙尘暴天气时,敦煌市当地政府部门能够快速响应,及时调度,组织相关的车辆解救受困的游客。与此同时,当地热心的居民和社会组织也参与这样一场救援,帮助受困的游客解决吃饭住宿的难题。这样一种政府快速响应,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有效地解决了突发事件对文旅产业和游客安全带来的影响。这反映出当地政府部门在发展文旅产业的时候,能够比较好地关注到与之相关的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且能够比较好地去动员和调度相关的资源,体现出政府治理的敏捷性。

      马亮:当然如果能够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一些科技手段,尽可能地提前预测和研判,既保证文旅产业能够较快地发展,也能够确保安全的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这样一种发展理念,应该是未来发展文旅产业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的。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