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甘肃全力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2025-05-28 来源:甘肃日报 分享:

记者日前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始终把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推动全省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支撑不断强化,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常态长效监管,黄河之滨越发壮美,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我省持续加强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保护监管,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河湖长制和林长制等制度为支撑的祁连山生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评估显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草原生态稳定性不断增强,水域面积更加稳定,保护区内不同种群野生动物数量较2014年提高15%至20%;建立完善我省秦岭地区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推动我省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为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省构建起覆盖各主要环境要素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及“1+N+X”规划政策体系;争取国家下达黄河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31.5亿元、中央财政奖补资金48.4亿元,省级配套5.5亿元,支持一批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在全国率先启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调查,全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98.27%。2024年,黄河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为97.6%,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9年达到Ⅱ类,全省形成共抓大保护、协同大治理的局面。

我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实施“双重工程”“山水工程”“三北”工程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一批重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省林草资源总量持续扩大,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稳步提升。

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并向纵深推进。2024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2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4%,优良天数比率92.7%,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7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8.6%,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38个地下水国控区域点位Ⅴ类水比例为21.1%;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6.1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31.21%。2022年、2023年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获评“优秀”等次。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