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从“肠”计议 这6个习惯正摧毁你的免疫力

2025-05-29 来源:央视新闻 分享:

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

肠道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

它不仅负责消化吸收

还掌管着人体70%~80%免疫细胞

甚至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

然而

现代人高油高糖的饮食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正在悄悄摧毁肠道健康

肠道腹胀、便秘或腹泻是肠道功能异常的常见表现,可能与多种疾病或生理失衡相关。这些症状若持续存在,可能出现肠易激综合征、肠道感染等疾病。

  • 口臭、皮肤问题。在人体中,超过80%的毒素,都需要通过肠道排出体外。肠道菌群失调时,产硫化氢的有害菌过度繁殖,其代谢气体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通过呼吸排出形成腐臭味。肠道毒素蓄积可引发全身性炎症,并通过“肠-皮肤轴”影响皮肤屏障功能,导致痤疮、湿疹等疾病。

  • 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衡会破坏肠道屏障功能,降低免疫细胞活性,导致病菌和毒素入血,增加感染、过敏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

  • 情绪焦虑或抑郁。抑郁症患者常常伴有肠道功能异常。

6大“毁肠”习惯赶紧改

1.长期高脂、高糖、高盐饮食:长期不健康饮食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有害菌增殖,抑制有益菌活性,导致肠道屏障受损。

2.节食减肥:营养不足,菌群多样性骤减,迫使益生菌分解肠道黏液层获取能量,破坏肠道屏障。

3.久坐不动:缺乏运动,肠道蠕动减慢,毒素难排出,菌群平衡被打破,胃肠功能也会减退。

4.喝水不足:肠道水分被过度吸收,引发便秘;同时减少肠道黏液分泌,破坏菌群平衡,使有害菌释放毒素刺激肠黏膜。长期缺水还可能诱发肛裂、痔疮等并发症。

5.情绪不良:焦虑、抑郁会直接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引发便秘或肠易激综合征。

6.滥用抗生素:头孢、阿莫西林等常见抗生素,误用或超量使用,可能会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若肠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平衡被打破,肠道的保护屏障就会受到影响。

4步打造“黄金肠道”

1.饮食调理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奶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肠道蠕动,帮你排出毒素。

  • 补充益生菌: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能调节菌群平衡。

2. 科学生活习惯

规律的体育运动可缩短肠道传输时间、利于通便,一般推荐运动量为每天30~60分钟。

3. 定期检测肠道菌群

建议每年1次检测,评估菌群分布(如双歧杆菌、乳酸菌比例)。

4. 自测肠道运输时间

食物从入口(嘴巴)到出口(排便)所需的时间叫作“肠道运输时间”,运输得太快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太慢则可能让有害物质滞留,引发肠道问题。12~73小时排出属正常范围。

甜玉米测试:甜玉米的外壳含有不易消化的纤维素,能完整通过消化道并出现在便便中,因此可以用来测量肠道运输时间。吃一小碗煮熟的甜玉米,并记录吃下的时间。随后观察便便中何时首次出现玉米颗粒,记录时间差,这就是你的肠道运输时间。

肠道健康并非一蹴而就

可以从改掉一个坏习惯开始

比如今天多喝2杯水

或晚餐增加一份蔬菜

每一步改变都能为身体筑起免疫高墙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