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中国草根足球踢出文旅消费热

2025-06-14 来源:新华网 分享:

6月1日,在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三轮南京队对阵无锡队的比赛中,共有15669名球迷前来观赛。

王琳并非一名足球迷,却早早计划好了看球行程:赴江苏无锡见证一场焦点战——无锡队主场迎战隔壁城市常州队的“倒一之争”。

“无论是网上还是身边同事,都在聊这场比赛!我也想感受下现场气氛,顺便玩一圈。”王琳说。

这场竞技水平看似普通的足球赛,是近期风靡中国东部的草根联赛第四轮中的一场。该联赛由13支江苏城市代表队组成,持续激战至11月。网友亲切称其为“苏超”,既戏仿英格兰超级联赛,又呼应中国足球超级联赛,诠释了草根足球的生命力。

数据显示,“苏超”前三轮已吸引逾19万名观众涌入球场,社交平台播放量达数亿次,其上座率甚至已超过部分职业联赛。

“苏超”的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包括高中生、教师、IT工作者等。他们白天上班、晚上练球,以“全民足球”新模式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

“我们以城市特产代称球队,如水蜜桃代表无锡,盐水鸭代表南京,太欢乐了。”王琳说,草根联赛的口号深度融入城市文化,让许多“路人”化身新球迷,在轻松氛围中释放城市归属感。

当下,“苏超”俨然成为一场展示地方历史文化和享受运动欢乐的嘉年华。在看台和网络上,笑声、调侃和对家乡的认同交织在一起。这股热浪同时走出绿茵场,催生消费新热潮。

“看似输球了,其实赢麻了。”网友一句笑言,道出了“苏超”爆火背后的文旅热潮。

遭遇连败的常州因网络调侃而意外成为旅游焦点,源自常州恐龙园的可爱恐龙形象亦随之受到热捧。“我们正加班加点制作足球恐龙玩偶,首批2万个很快将上市。”常州中华恐龙园景区运营管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卢启迪说。

美团旅行的数据显示,6月3日至8日,江苏省内景区预订量同比激增305%。端午假期第三轮对决期间,“苏超”带动6个主场城市银联异地文旅消费额增长14.63%,全省接待游客达1241万人次,消费46.93亿元,银联异地消费占全国总额10.8%,稳居全国首位。

“徐州烧烤”搜索量激增197%、“看球酒吧”搜索飙升407%、“儿童足球培训”成热搜词……美团数据显示,6月首周,“苏超”掀起江苏境内一波美食消费、聚会观赛及运动玩乐热潮。

各地还纷纷推出专属福利,助力“为一场球赴一座城”。无锡为常州市民看球奉上优惠:阳山水蜜桃“买一送一”、商场免费停车、打车享6折;苏州周庄、同里等古镇宣布免费入园政策;扬州在主场日所在周末对省内市民免费开放国营景区,并配套住宿、餐饮、演艺等多重优惠。

6月1日,游客进入常州中华恐龙园参观。5月31日,在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三轮比赛中,常州队主场对阵扬州队,常州推出“跟着苏超游常州”主题惠民活动,活动期间,扬州市民凭有效身份证件可在常州市各大景区享受免票入园。据统计,2025年端午节假期第一天,扬州来常游客达6万多人。

服务创新也同步推进。江苏多地开通“苏超”球迷专列,乘客可享受票价优惠。苏州更推出“球迷专列”套餐,包含往返对手城市连云港的高铁票、球票、接驳车、定制T恤、快餐食品等。无锡宣布地铁延长运营服务时间1小时,方便球迷往返江阴赛场。

无锡拈花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表示,近年来,体育赛事带来的大量人流和关注度,正加速转化为对办赛城市文旅资源的消费,也推动地方持续创新升级文旅产品并提升服务水平。

中国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扩大文体旅游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支持各地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也明确,到2025年,中国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

吴国平表示,尽管“苏超”可能在技战术上并不高超,但其展现出不局限于体育经济范畴的积极效应、带动文旅协同发展的作用令人称道。

“‘苏超’带动的‘票根优惠’正串起赛事、文旅、消费等,结合景区、文创、购物等场景,为游客提供‘观赛+旅游+购物’一站式体验,延长其停留时间,提升消费频次。”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司增绰说。

江苏省文旅厅副厅长李川表示,临近暑期出游高峰,抓住“苏超”流量契机至关重要。“我们还将推出更多聚焦度假、休闲、美食等主题的体育与旅游融合产品。”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