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神舟二十一号进入发射倒计时 任务标识是这样诞生的→

2025-10-28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 分享: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24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以航天员头盔图案设计的标识,里面又藏有怎样的星空?

2024年11月,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一间工作室里,灯光常常亮到凌晨。一群师生正为国家载人航天任务标识设计紧张创作。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4级设计学研究生董恬提交的第一稿,还带着强烈的动态线条与倾斜构图,试图用视觉冲击力表现航天速度。但指导老师顾欣提出了关键建议:能不能换个视角?不是从地球看飞船,而是从太空回望——从一名航天员的头盔面窗里,看见宇宙。

灵感在反复打磨中逐渐清晰。团队决定以航天员头盔为核心视觉主体,将以往常见的飞船、火箭等元素退居其后,转而通过头盔面窗的反射,呈现神舟二十一号与空间站对接的瞬间。这一视角转变,让标识不再是冰冷的技术符号,而成为有温度的人类目光。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 顾欣:这次创作的出发点主要是从人的视角,以往的发射任务,会直接观察太空当中的形象。但是这次采取通过宇航员头盔反射的角度来体现发射任务,我们认为航天事业,包括国家取得的成就,它最终都是人来实现的。最后也得到了官方和社会投票的认可,有幸成为这次发射任务的标志。

构图也经历了重大调整。最初的草图强调动感和结构细节,头盔呈倾斜姿态。但在多轮讨论后,团队决定改为轴对称布局,让视觉重心垂直居中,自上而下依次排列任务年份“2025”、对接组合体、地球轮廓与任务编号“21”,形成庄重稳定的仪式感。环绕头盔的双圆环,既似古代天文仪,又象征轨道运行,交汇点落在祖国大地上,寓意使命与家国同频共振。

色彩系统同样经历优化。外圈采用国旗红黄配色,象征国家荣誉;内圈深蓝代表浩瀚宇宙;白色飞船与空间站在星光中精准对接,下方蓝白相间的地球倒映于头盔之中,任务编号“21”以明黄色点缀,强化识别度。整个设计摒弃复杂渐变,转向高辨识度的平面化表达,确保在不同媒介中都能清晰传播。

2025年初,设计方案最终定稿。这是继神舟十七号之后,四川美术学院再次承担国家重大航天任务标识设计工作,标志着艺术设计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工程。从小小的标识走向浩瀚的深空,设计师心中的星辰大海正在渐渐清晰。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