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改进“古方”为九寨沟“疗伤” ,成都理工大学这个实验室让火花海重现容光!

2021-06-15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

修复后的火花海 受访者供图

四川在线记者 徐莉莎

最近的端午小长假,恢复开放不到1年的九寨沟著名景点火花海狠赚了一把热度。

湛蓝的湖水,掩映在重重的翠绿之中,像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每当晨雾初散,晨曦初昭时,湖面会因为阳光的折射作用,似有朵朵火花燃烧,星星点点,跳跃闪动。火花海也因此而得名。

修复后的火花海 受访者供图

修复后的火花海 受访者供图

2017年九寨沟地震后,火花海遭到重创,形成长40米的决口。火花海上游叠瀑坝体裂缝、坍塌等次生灾害发育,湖群溃决风险增大;湖底钙华坍塌、风化、沙化、黑化,退化严重,遗产地美学价值受到严重影响。

在经过长达一年的多方案比选后,2019年4月,全国地质灾害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裴向军教授团队牵头,开始了火花海的修复之旅。

修复前的火花海  受访者供图

溃坝,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搭钢筋结构,浇灌混凝土。但面对这些“翡翠”一般珍贵、易碎的海子,不能采用传统修复方式,只能采用环境友好型材料,不能污染水体。

怎么办?裴向军团队用改性糯米浆代替水泥,来黏合震损钙华、崩塌落石,重新筑坝。

古代没有水泥,建筑师们就把糯米浆和生石灰调配的灰浆,用作胶凝材料,北京故宫、明长城、承德避暑山庄等明清工程均用到了糯米灰浆来黏合砖石,数百年来仍大致保持完好。

修复前的火花海 受访者供图

修复前的火花海 受访者供图

但坝体长期在水下,糯米灰浆如何保持黏度?团队在“古方”中增加了改性剂,为材料加固。经过反复冻融实验,成功堵上了40米的决口。同时,通过黏度时变材料防渗、通过竹锚加筋护坡,恢复了震损坝体和植被生态。

修复前的火花海 受访者供图

团队中的副教授张晓超还记得,蓄水成功当天,就有水獭游回了海子。“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技术方案,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积极肯定。

关键词 >> 九寨沟,成都理工大学,火花海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