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三座桥:藏北交通巨大变化的一个重要见证

2021-06-2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曲珍 赵书彬 谢伟 拉巴卓玛 王艺霏 分享:

湛蓝的天幕下,翻滚的怒江一路高歌,奔向更远的地方。位于那曲市比如县良曲乡的“藏北第一吊桥”横亘在奔腾的怒江之上。近邻的一座老木桥,百根碗口粗的原木凑成的桥墩,任凭浪花拍打;不远处的良曲乡水泥大桥,横跨怒江,连通着两岸的现代交通。

三座桥,折射着藏北交通的巨大变迁。而今,昔日的“藏北第一吊桥”也已淡出历史舞台,虽然悄无声息,但却见证着怒江两岸群众的幸福之变。

在过去,木桥、溜索是两岸居民出行渡江的唯一通道。有了老木桥,人们的出行需求基本得到解决。但由木板和绳索简单搭建而成的老桥,又让当地群众犯了难。因为桥梁过于简单,对很多人,特别是儿童单独过桥造成了很大安全隐患。此外,因为桥梁承载能力限制,老桥也只能允许人马通过。

这些困难造成群众无法及时将各类经济产品外运销售。牦牛肉、奶渣、酸奶、牛奶等在最好、最新鲜的时候运往外地销售,经常会出现还没有运到销售点,就已经坏掉的情况。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1999年,由政府出资兴建的新桥建成,该桥为悬索结构,桥长一百多米。在当时是那曲市跨度最大的吊桥,有着“藏北第一吊桥”的称号。

坚固结实的新桥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更为安全的保障,也有效解决了当地物产及时销售的问题。农牧民可以顺利地将特产运往外地销售,再加上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专业合作社成立,越来越多的群众鼓起干劲参与特色经营。因为“藏北第一吊桥”,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周边6个村的经济持续发展。

“‘藏北第一吊桥’的建成,让当地群众走上了坚实的致富路,大家纷纷买起了各种车、盖起新房子。”良曲乡乡长才旺介绍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吊桥已经无法满足群众的出行需要,于是政府投资在吊桥的下游建起了承载重量更强、能过大型车的现代化水泥桥。”

对于进出藏游客而言,“藏北第一吊桥”只不过是横跨怒江两岸的一座“老桥”,并不太引人注意。但这座“老桥”却是藏北交通巨大变化的一个重要见证,对推动比如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截至2020年年底,比如县续建农村公路项目共11个,总投资36752万元,104个建制村实现道路通畅。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们从良曲乡去那曲市需要马不停蹄赶2天,得益于快速发展的交通,现在3个半小时就能到那曲市。”在比如工作了20多年的吴达华说。

滔滔怒江奔腾不息,“藏北第一吊桥”静静耸立。怒江无桥不成路,怒江之桥,是比如人民幸福生活的时代见证。

关键词 >> 藏北,见证,巨大,变化,重要,交通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