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草色青青村庄美,“生态领跑”助振兴——甘南藏族自治州实施乡村清洁行动见闻

2021-07-06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 分享:

7年前,一件小事深深刺痛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佐盖曼玛镇俄合拉村的牧民卓玛草。

几位外地客人到俄合拉村旅游,想跟卓玛草合影。照片拍完后,大家围在一起挑选相机里的电子照片,但是翻来翻去,游客也没挑出一张满意的,因为他们觉得俄合拉村容村貌太差,作照片背景不好看,最后决定删掉这些照片。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垃圾堆满地、污水随处流”,曾经是甘南广大农牧村人居环境的真实写照。为改变俄合拉的村庄面貌,被合影事件深深触动的卓玛草,后来主动申请成为村里“巾帼志愿者”,带动26名妇女投身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7年后的今天,俄合拉生态环境优美,村庄整洁美丽,已成为当地的旅游标杆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甘南州把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作为增进农牧民群众福祉的重要载体,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大力推进“环境革命”“五无甘南”、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农牧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牧民环境意识、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全州54%的自然村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纵深推进“环境革命”,消灭“破窗效应”

长期以来,在甘南,受传统逐水草而居和人畜混居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环境“脏乱差”引发的“破窗效应”愈演愈烈。2015年以来,甘南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入手,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彻底整治环境顽疾,革除陈规陋习,谋求“脱胎换骨之变”,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俄合拉村是半农半牧村,以前村里农牧民的收入主要养殖和种植,人畜混居现象普遍,村民卫生习惯差,导致村庄人居环境差。”俄合拉村的包村干部魏学慧说,从2015年开始,俄合拉在村外建设养殖圈舍,集中养殖,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畜混居的落后养殖方式,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使村庄环境变得更加清洁。同时,村里以一家一户的环境卫生改善为切入口,倡导实施“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者”等行动,引导全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推动全村面貌实现了根本性改变。“在保护青山绿水、实现村庄清洁的过程中,农牧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成了行动自觉。”

如今的俄合拉村,碧草连天的自然环境恬静悠然,美丽的房屋错落有致,一派人与自然、村庄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美丽景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甘南州突出生态底色,持续纵深推进“环境革命”,并创新提出以自然村为单元,坚持“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方案”,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目前,甘南州累计投入156亿元,建成1603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全州共有16个村成功入选国家名录,荣获“全国美丽乡村”“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荣誉称号,美丽乡村覆盖率和生态文明小康村、人畜分离覆盖率位居甘肃省第一。卓尼县入选“中国最美县域”“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榜单,获得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励,迭部县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合作市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

擦亮生态底色,草原乡村焕发美丽“钱”景

“环境革命”激发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了甘南州农牧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9年,甘南州实现整体脱贫摘帽,2020年底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摆脱贫困的合作市坚木克尔街道加拉尕玛村,而今风景秀丽、静谧宜人。“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我们大力开展‘村村清洁、家家整洁’行动,高标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了城市乡村一个样、村内村外一个样、房前屋后一个样、室内室外一个样、左邻右舍一个样、白天黑夜一个样。”加拉尕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丹智说,从2016年开始,加拉尕玛村开始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先后实施了村主干道硬化、公共空地绿化、房屋风貌改造、宽带网络及天然气入户等项目,建成了观光栈道、日光智能花卉超市和度假村、生态园等旅游设施,乡村旅游产业越来越兴旺。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万元。

生态出“钱景”,美丽生“财富”。记者在甘南州采访中了解到,实施村庄清洁行动,不仅让农牧民群众拥有了干净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还为他们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富民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能实现增收致富,当地的生态环境优势真正变成了生态经济,群众的精神风貌大幅提升,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在夏河县阿木去乎镇安果村,说村子的过去,77岁的村民尕藏才向下伸出了小拇指;而聊起村子的变化和发展,他旋即又笑着竖起了大拇指。他说,现在,安果村环境变美了,来旅游的人也多了。2017年,在镇村两级的帮助指导下,他和家人改造了家里的房屋,建成了民宿,提供给游客住宿,收入不错。另外,儿子夫妇还养着40多头牛,孙子夫妇在外打工,生活正越来越好。

创新驱动,“五无甘南”引领绿色振兴路

甘南,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汇区,是全国全省典型的深度贫困区、发展滞后区、生态脆弱区,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圣地和拥有广袤森林草原的绿色宝地。

近年来,甘南州坚持以生态文明为主基调,以绿色发展为大路径,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加快绿色崛起、实现富民兴州的最佳路径,着力打造7条精品旅游风情线和高原花卉彩色长廊,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全面提升“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的主题品牌,文旅产业呈现增量增效“两旺”势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甘南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4.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2.6%和228.8%。

今年年初,围绕“一年打响,释放甘南‘力’;两年打通,凝聚甘南‘情’;三年打透,叫响甘南‘绿’;四年打成,塑造甘南‘美’;五年打红,绽放甘南‘好’”的目标,甘南州又全面启动了以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塑料、全域无污染、全域无公害为主要内容的“五无甘南”创建行动。

“我们将以‘五无甘南’为新起点,在着眼长远发展中永葆品牌亮色,充分彰显生态报国的甘南担当,深入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甘南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南州委书记俞成辉表示,甘南要在“两个一百年”交汇中找“落脚点”,依托生态绿色优势,立足区域区位优势,放大资源比较优势,以生态产业为支撑,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找“支点”,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吴晓燕 鲁明

关键词 >> 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乡村,清洁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