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重走天路看变迁丨走进西藏高原感受藏族古老歌舞魅力

2021-08-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忠俊 分享:

走进西藏高原感受藏族古老歌舞魅力

跳舞前舞者们正在精心打扮。刘忠俊 摄

盛夏的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门巴乡仁多岗村草地上,28岁的尼玛与身着盛装的藏族牧民们跳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直孔普堆巴宣舞,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动作优美的歌舞吸引了大家驻足观赏,并用手机或相机记录。

跳直孔普堆巴宣舞的28岁藏族小伙尼玛。刘忠俊 摄

据了解,“宣”原为象雄语,翻译为藏文即歌舞之意。直孔普堆巴宣舞是一种以说、唱、跳相结合的藏民族民间传统舞蹈,舞姿融合了中藏和后藏民间舞蹈的精华,别具特色。其说唱形式展现了藏族古代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涵盖了藏民族宗教、礼仪、风俗、节庆等各方面的内容,舞蹈形式不同于其他地区藏民族舞蹈的快节奏,整段舞蹈给人以层次分明、循序渐进、恬静中蕴涵欢快的感觉。

草原上正在展示直孔普堆巴宣舞。刘忠俊 摄

据历史记载,直孔第十二代国师顿珠杰布吸取天下所有优秀歌舞之精华,然后编入直孔宣舞。也就是说,自直孔寺创寺以来,就有了直孔普堆巴宣舞。800多年以来,普堆巴宣舞在直孔地区迎请直孔法王、坐床典礼、寺院的开光典礼、讲经及每12年举行一次的直孔猴年坡瓦钦木等重大庆典上才能表演。

28岁藏族小伙尼玛(后排右四)与跳直孔普堆巴宣舞的牧民们。刘忠俊 摄

普堆巴宣舞是在直孔一带传承已久,区域特点浓厚的古老歌舞形式,其历史悠久、服饰华贵独特、歌声优美动听、舞步典雅而稳健,深受当地民众欢迎。普堆巴宣舞融合了藏戏、舞蹈、说唱等主要的藏民族传统民间艺术,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变化,形成了独特风格,区别于西藏其他地区的民俗艺术形式。

藏族女子们身着独特的服饰。刘忠俊 摄

直孔普堆巴宣舞最早起源于民间,并流传在民间。但由于种种原因,曾一度几近失传。上世纪80年代开始,罗杰等一批群众收集整理材料,形成了一套珍贵的直孔普堆巴宣舞原生态歌词、习俗的完整资料。2005年,西藏墨竹工卡县相关部门启动了拯救和保护工作。2007年,直孔普堆巴宣舞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杰、觉果、阿吉拉姆等成为“宣”文化重要传承人。2014年,墨竹工卡县门巴乡(普堆巴宣舞)被命名为西藏自治区文化艺术之乡。

“普堆巴宣舞是祖先们通过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来的,舞蹈动作优美,曲调动听,展示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墨竹工卡县门巴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堆巴宣舞传承人、舞团团长洛桑扎西称,普堆巴宣舞主要歌颂圣贤和大自然,音调细长而动听,手势朴素、步调协调,给人一种壮观而朴素的感觉,这是宣舞的主要特色。“跳舞时,男子和女子跳法不一样。女子须低着头,动作轻柔缓慢。而男子则站立,动作粗犷而豪迈。”

洛桑扎西称,为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已组建了普堆巴宣舞团,现有33名舞蹈演员,设有专门的排练场所。在不断传承“宣”文化传承基础上,吸引热爱表演、具有一定舞蹈资质的年轻人加入,队伍不断壮大。

“将普堆巴宣舞融入牧家乐旅游产业链,让传统文化成为带动牧民增收,推动扶贫产业的重要载体,吸引海内外游客。”洛桑扎西称,下一步将邀请专家组织培训,为地方传统文化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

关键词 >> 藏族,走进西藏,天路,西藏,歌舞,变迁,高原,古老,走进,感受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