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重走天路看变迁丨四代人过江

2021-08-04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琦、刘艺、黄康懿 分享:

新华社拉萨8月4日电 题:四代人过江

新华社记者王琦、刘艺、黄康懿

雅鲁藏布江奔腾不息,贯穿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过江,是生活在北岸东嘎乡的人们,到南岸、到市区、到远方的必然选择。

东嘎乡加吾岗村一栋藏式二层民居中,退役老兵平措身着藏袍,佩挂“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给簇拥在他身边的三代儿孙讲述自己过江的故事。

“在旧西藏,换乳牙代表一个孩子变成了劳动力,从此就要给农奴主干活。从日出到日落,辛苦忙碌八九个小时,才能得到半斤糌粑,还时常被工头打骂,我就挨过巴掌。”平措说。和旧社会的百万农奴一样,平措也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西藏和平解放后,解放军进驻日喀则。平措亲眼见到,金珠玛米(藏语,意为解放军)在洪水中抢救群众生命财产,纪律严明不求回报。平措心想:“我也要当金珠玛米。”

1956年,23岁的平措划着牛皮船渡过雅鲁藏布江,到西藏日喀则军分区独立营参军入伍。

在部队,平措训练刻苦,英勇善战,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头部、手臂、脖子都留下了战斗的伤痕。同时,平措和战友们还积极投入国家建设,一边团结各民族群众,一边帮助生产。

“那时候起早贪黑干活也不觉得累,因为不是给农奴主干活,而是为广大人民工作。”平措一直记得当时的心情。

历经血与火的考验,先后递交5封入党申请书,1958年,平措光荣入党。1964年,他坚决服从党组织安排,到艰苦寒冷、匪患未绝的仲巴县工作。时至今日,那里仍流传着他带领15个民兵,昼夜行军、奇袭匪窝、一枪毙敌的事迹。

平措的儿子达瓦次仁,从小听着父亲的故事长大。不过,他没有父辈那样不堪回首的童年。8岁时,达瓦次仁过江求学,成为聂日雄乡小学的学生。

“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们感党恩、跟党走,为国家多做贡献、少添麻烦。”达瓦次仁的胸前,也别着一枚闪亮亮的党徽。

2016年,加吾岗村脱贫攻坚全面展开。平措又对家人说:“想过好日子,还要靠自己努力。”

那时,村口已经建好一座宽阔结实的大桥,划着牛皮船过江的历史结束了。为了谋生,平措外孙巴桑罗布,只身到日喀则市。

“我农闲时去市里打工,农忙时在家里种青稞和土豆。村里农业机械化也发展了,我打算多学点这方面知识,搞好土豆种植这个特色产业。”这个愿望里,其实藏着巴桑罗布的遗憾,“我初中毕业时,农业还全靠人力,因为家里缺劳动力,我只能辍学。”

正说着,巴桑罗布10岁的女儿白玛萨珍跑了过来,她是平措家里的第四代人。“女儿就在本乡读书,是班里的前五名。”巴桑罗布难掩骄傲,“我希望她长大以后能跨过雅江、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梦想。”

听完儿孙对生活的期许,平措感慨:“我老得太早啦。”

关键词 >> 过江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