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在西藏,沿着铁路崛起多条产业带

2021-08-07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分享:

海报拍摄:普布扎西

一条条蜿蜒“巨龙”逐渐串联“世界屋脊”的高山峡谷,弥补了陆地运输的短板,提升了运输的通达性和稳定性。近年来,铁路成为西藏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今年6月,拉萨至林芝铁路建成通车,复兴号列车实现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2014年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建成通车;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火车首次开到拉萨。如今铁路已通达拉萨、那曲、日喀则、林芝、山南等5个城市。

2021年7月11日,旅客正在拉林铁路加查火车站等待乘车。新华社记者刘洪明 摄

记者近日在林芝市米林县内的华发(林芝)商贸物流产业园看到,一期项目中的产业服务中心、交易中心等已竣工。“项目将构建产品展示交易体系、仓储加工和冷链物流体系等,规划形成辐射全国的土特产和藏药材商贸物流集散中心。”西藏华昇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伍超说,“今年拉林铁路通车后,相信未来发展前景更好。”

林芝市米林县内的华发(林芝)商贸物流产业园(2020年9月2日摄)。(受访者供图)

今年4月,位于林芝经开区内的粤林产业园首次集中签约11个项目。

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林芝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刘光明说:“粤林产业园是重点援藏项目,园区直通林拉高等级公路,距离林芝米林机场约40公里,加上今年开通的拉林铁路,依托‘铁公机’交通区位优势,能明显降低产业发展成本。”

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林芝火车站(2021年6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洪明 摄

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西藏传统产业也享受到铁路带来的“红利”。

位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的藏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绘制并售卖唐卡为主,在当地颇有名气。“我们每年需从外地采购大量矿物颜料和木器等,拉日铁路2014年通车后,材料成本大大降低。以前去拉萨汽车要跑6个多小时,现在火车只需2个半小时,时间缩短了一半。”总经理洛桑旦达说。

一辆货运列车在拉日铁路上行驶(2016年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张汝锋 摄

除了民族手工业搭上铁路快车传承发展外,藏北草原的部分牧民和拉萨城郊的农民也依靠铁路货运转型为产业工人。

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镇的拉萨西站货场(2021年7月29日)。新华社发(孙呈统 摄)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15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其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把各地商品带进西藏,也将高原特色商品带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秦进元在拉萨西站工作12年,见证了铁路货运发展。

铁路还为西藏传统农业带来新机遇。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的千年核桃林,今年开始将迎来历史性发展。

7月8日,长江大学西藏高原核桃产业研究所在山南市加查县加查镇龙巴村揭牌,近20人研究团队将为当地核桃产业提供优良品种选育、嫁接等科技服务。长江大学教师刘利平博士团队在加查工作4个多月,研究核桃资源分布、病虫害等。

长江大学教师刘利平博士正在介绍核桃产业项目(2021年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洪明 摄

“我们引进上市企业安琪酵母公司,与当地核桃龙头企业合作,优化核桃油生产工艺,并借助铁路、航空融入全国大市场。”湖北省援藏干部、加查县副县长高大权说,他们已成功开发核桃肽、核桃蛋白等精深加工产品,将以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延伸产业链条。

林芝市米林县米林镇邦仲村的一家民宿(2021年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洪明 摄

西藏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被称为“地球第三极”,深受游客的青睐。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如今,青藏铁路、拉日铁路、拉林铁路正成为带动“雪域高原”“美丽的贫困”变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新引擎”。

拉萨火车站(2021年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洪明 摄

关键词 >> 西藏,产业带,启航,雪域,崛起,沿着,铁路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