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焦点访谈:雪域高原的绿色奇迹

2021-08-19 来源:央视网 作者: 分享:

西藏,“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我们每每为它神奇绝美的自然景观而震撼。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江河纵横、湖泊密布,也被誉为“亚洲水塔”,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保障全球生态平衡也有着重要意义。但因为地处高原,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的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要保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为了美好生态,为了永续发展,许许多多的人长年累月默默付出。

经过多年的绿化改造,拉萨的南山已经成为观赏布达拉宫的网红打卡地。与游客的视角不同,参与南山绿化的藏族小伙子多布拉喜欢站在南山最高的观景台上向北眺望。

多布拉所站的地方不但能看到雄伟的布达拉宫,还能看到山坡上正在生长的树林。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拉萨的南山实现了海拔3900米以上人工造林零的突破。因为过去拉萨周边的山上从未有过树,南山的绿化也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树上山”。在从未有过树的地方种树,南山其实并非独一份。

从拉萨出发,向东南方向驱车100多公里是山南市的扎囊县。雅鲁藏布江从这里流过,冲积出广阔的河滩。在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条件影响下,河谷中干旱、少雨、多风,形成高原上难得一见的沙漠景观。

几十年前,扎囊县的人们也从未在这段河谷中见过树。

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视建设生态文明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保障下,西藏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大力推进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开启了“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两江四河”指的是雅鲁藏布江、怒江及拉萨河、年楚河、雅砻河、狮泉河,“两江四河”流域覆盖西藏七地(市)、44个县,集中了西藏80%以上的人口。

拉萨与山南都属于“两江四河”的核心地带。

工程实施的前一年,拉萨就以南山作为试点,启动了城市周边山体绿化的尝试。与此同时,与沙漠奋战多年的山南市扎囊县也开始了新一轮防沙治沙工作的部署。

2012年,在成都市做市政绿化的严海东听说拉萨市林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消息,他来到了拉萨。

南山需要造林绿化的区域海拔在3650米到4050米之间,其中3900米以上是人工造林从未涉及过的区域。这里平均坡度60度,土层平均厚度仅为10厘米,大部分区域岩石裸露,粗砂砾的含量高达60%-70%。

在成都搞绿化,严海东的树苗成活率在95%左右,可是在拉萨的第一年,树苗平均成活率只有60%多,个别区域甚至不到40%。

西藏拉萨市林业和草原局二级调研员洛桑多吉:“验收回去的路上,没有一个人说话。当天晚上,从睡梦当中突然惊醒,梦到树都死了,第二天起床之后,我们去找了自治区林科院的专家。”

西藏林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格桑曲珍:“南山的造林点土壤特别贫瘠,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土壤改良、土壤分析、苗木选择等。”

西藏是一片生态丰富而又脆弱的土地,成功推进的国土绿化工程几乎无一例外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作为高海拔植树造林的试点,拉萨南山先后实施了“山地造林环境调控技术”与“耐寒树种筛选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

在100多公里外的雅鲁藏布江河谷,中科院的科研团队也在为高原沙漠的防沙治沙提供技术支持。

一株小小的幼苗,在贫瘠的沙地上长势良好,是因为沙地里另有玄机。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常学向说:“在下面埋了一点保水剂,吸水比较好,当植物缺水的时候,它慢慢把水分再释放给植物,掺杂了一些化学肥料在里面。”

科学绿化为西藏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和研讨,西藏林科院为拉萨南山造林绿化工程开出了药方,精心选择的苗木在实验室中进行人工培育,使成活率大大提高;山上采取客土绿化方案,用高质量的土壤置换掉南山上原生的砂砾土。

拉萨周边山体脆弱,无法使用炸药,施工人员用钢钎在砾石遍布的山体上手工挖出树坑,再由骡队将客土驮运上山;天然降水不足以支撑植树造林的需求,为了保证灌溉用水,南山的山顶上修建了12座巨大的储水罐,拉萨河的水经三、四级提灌被输送到山上。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草局二级调研员洛桑多吉说:“最高区域是海拔4100米,所以蓄水池必须修在造林区域的上方,也就是最高处的蓄水池在海拔4200米,这样才能供下面造林所需的水。”

有了土、有了树、有了水,南山的造林绿化工程缓慢而又坚定地向着山顶推进。群众从一天天变绿的山坡上看到了希望。工作再苦再累,他们都是造林绿化工程最坚定的支持者。

严海东雇的工人大多是南山周边的居民。2014年3月的那个植树季让严海东至今难忘。

拉萨南山造林绿化工程施工方负责人严海东说:“天气一下子变得很冷,下雪了。树运上来以后必须要保证在很短的时间内种上去,如果时间延长,存活率就不能保证了。”

因地处高原,南山上每年适宜种树的窗口期不足二十天。错过一季,就等于错过一年。二话不说,群众们扛着树苗上了山。

将近十年,南山上的树就这样一棵一棵爬满了山坡。今年,拉萨市的居民突然发现,南山上即使还没有种到树的地方,夏季也会出现一层绿皮。植被的改善带动小环境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了生态修复的力量。

而在山南市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一条长160公里、宽1800米、面积约45万亩的“绿色长城”已然成形。植被的覆盖带来气候的改变,每年的沙尘天气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60余天降至如今的7天左右。

生态环境的变化,每个人都能看得见。

西藏拉萨市林业和草原局二级调研员洛桑多吉说:“原来冬季特别干燥,而且流鼻血,现在没有这种现象了。同时周边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包括空气湿度、局部区域的降雨量也有明显增加。”

一组数字或许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西藏在植被保护和修复上取得的不凡成就。目前,西藏已建立起1个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5个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禁面积达到4.8万公顷。2004年至2014年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9.24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0.07万公顷。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2.31%,天然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提高到47%,湿地面积达到652.9万公顷,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9.4%。

每年,扎囊县的党员干部、在校学生、当地群众都会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同时,国家持续加大投入,实施生态补偿,极大调动了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桑耶镇二村的贡嘎索南就是一名护林员。

贡嘎索南负责的沙丘处于防沙治沙的前沿,首要任务是束缚住流沙,这里只要灌木,不要乔木。贡嘎索南的工作就是把粗壮的枝条剪掉,让灌木尽量向旁侧发展。

贡嘎索南盼望着有一天,他的沙丘也能变成一片树林。或许他的梦想并不遥远,中科院的专家们已经在这片沙漠里看到了让人惊喜的宝贝。

为了绿色西藏、美丽西藏,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克服了很多困难,付出了很多艰辛,但这样的付出——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西藏的生态环境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西藏,扎西德勒。

关键词 >> 习近平,党中央,雪域高原,手相,西藏,雪域,中国,纪实,高原,关心
分享:

相关阅读

  • 第一观察|读懂总书记对西藏发展的嘱托

    1998年,2011年,2021年7月……
  • 西藏免费为群众送茶 首批发放工作启动

    “由于长期不正确的饮茶习惯,我身边的好多人出现牙釉质脱矿、骨骼疼痛以及关节钙化,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现在,发放更加健康的低氟茶纠正了我们的饮茶习惯,衷心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
  • 高原村寨的“美丽提升”

    姜兰芳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加拉尕玛村村民。该村距离甘南州州府合作市约2公里,是个汉藏合居的农牧村。曾经,这里生态恶化、水资源匮乏。如今,它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村庄,“颜值”...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