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北京援藏医疗队“师带徒”:多项新技术加入 提升西藏医疗“造血”能力

2021-12-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赵延 分享:

北京援藏医疗队“师带徒”:多项新技术加入提升西藏医疗“造血”能力

图为北京援藏医疗队专家对拉萨市人民医院医生和手术室器械护士进行手术高速磨钻的培训。(资料图)拉萨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供图

记者24日从拉萨市人民医院获悉,今年21名北京市属医院援藏干部加入至今已有五月余,在“师带徒”的过程中,通过远程会诊专家指导,援藏医生带着徒弟们顺利将多项新技术应用到脊柱疾病手术中,实现了多项首例的突破,逐步为患者达成大病不出藏的目标。

2015年,中央启动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从7个对口支援省市65家医院及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医院选派了上千名骨干医生,帮扶西藏自治区“1+7”医院全部创成“三级医院”。

北京第七批“组团式”援藏干部何蔚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今年7月,与其同一批进藏的援藏医生有20名。近日,他被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聘任为“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首席专家,更好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图为在北京援藏医疗队专家指导下,多项新技术使用到脊柱疾病的手术中。(资料图) 拉萨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供图

图为在北京援藏医疗队专家指导下,多项新技术使用到脊柱疾病的手术中。(资料图) 拉萨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供图

何蔚介绍,此次援藏“师带徒”的过程中,在中国工程院田伟院士和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刘波主任、何达教授多次远程会诊指导下,与拉萨市人民医院骨科医护人员一起,开展了四级手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皮质骨螺钉技术、弹性固定技术、网袋椎体成型技术等多项脊柱外科的新技术,“新技术的开展应用为西藏患者解除病痛,努力实现大病不出藏的目标”。

拉萨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廖涛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做高难手术的术前讨论时,何老师讲解得十分细致,从解剖到理论,从主打手术方案到备选应急策略,从术前的多学科协作到患者的蛋白饮食,腰背肌锻炼,事无巨细,这些值得我们学习”。

“实践是最锻炼人的,提高得最快,以前有些手术在这里是空白,北京的专家通过手把手教,现在当地的医生也能掌握。”骨科住院总医师冯敬云介绍,何蔚老师每周会给大家推荐不同的专业文章,提升大家的理论知识,同时会在固定时间,让每位医生作为主讲人分享学习心得。“他要求我们多思考,同时指导我们如何在治疗当中采集数据,如何写专业论文,这为我们在骨科科研方向提供思路和方法。”

图为医疗援藏专家何蔚(站右二)与冯敬云(左二)、廖涛(左三)等人讨论患者病情。(资料图) 贡嘎来松 摄

图为医疗援藏专家何蔚(站右二)与冯敬云(左二)、廖涛(左三)等人讨论患者病情。(资料图) 贡嘎来松 摄

“脊柱手术十分精密,对医务人员业务素质要求十分高,容不得毫米偏差,否则病人就会瘫痪。”作为何蔚的学生之一,拉萨市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生白玛旺久告诉记者,跟着老师学习至今,除了门诊学习,他已经参与了30台手术,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平时难得一见的高难度手术,“这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接下来仍要通过跟老师继续学习,打牢专业基础,提升专业水平。”

据了解,6年来,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项目在西藏自治区“1+7”医院通过采取“以院包科”方式,重点建设骨科、消化科、心内科、妇产科、儿科等85个具有高原特色的拳头科室,“打包移植”其他省市技术成果847项,突破性开展了2818项新技术,攻克了1885个新难题。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