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西藏林芝市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畅游美丽乡村 感受最美林芝

2022-03-3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胡文 王珊 张猛 分享:

7cfdbc4a-56ea-4672-a23d-3242b6474ace.jpg

图为巴宜区更章乡久巴村村民白玛卓玛在打理草莓大棚。记者 胡文 摄

cdc54ac5-9ab9-4ce1-86b3-d0e551e78d37.jpg

图为来自广东的游客身着工布服饰拍照留念。记者 胡文 摄

2021年,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各类旅游业主体累计带动农牧民转移就业2.75万人,同比增长4%,实现旅游转移就业收入9636万元,同比增长16%;人均参与旅游转移就业收入0.35万元,同比增长13%;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38万人次,同比增长66%,实现旅游接待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73%;农牧民参与乡村旅游就业1.8万人次,同比增长0.65%,实现乡村旅游就业收入6695万元,同比增长48%,人均参与乡村旅游就业收入0.33万元,同比增长22%。近年来,林芝市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旅游建设,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近年来,林芝市农牧民群众积极通过景区景点、旅游饭店、家庭旅馆、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商品生产等方式转移就业,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林芝生态旅游业已成为农牧民群众实现增收致富最直接有效的渠道。

依靠资源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米林县境内的索松村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北岸,是观看南迦巴瓦峰日落的最佳方位。这个小山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优势,每年春季,桃花盛开,伴着周边的江水、雪山,简直是美不胜收。

近年来,随着林芝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索松村“两委”依托村子附近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旅游+”模式,按照生态致富的原则,围绕“布局美、环境美、生活美”的要求,突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乡村文明、生活富裕”四大关键,致力把索松村打造成独具特色、极具魅力的生态旅游村。同时,米林县委、县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里崎岖的山路变得平坦了,桃花漫山的美景也传遍网络,村民们竞相开起了家庭旅馆。

村民尼玛是索松村第一个开家庭旅馆的人,他也是该村家庭旅馆发展的见证者。早些年,尼玛发现了商机,于是,他专门筹钱建了一间房,用于招待游客,一些村民看到尼玛的旅馆经营得不错,也开始效仿……如今,尼玛家的旅馆已是村里最气派的建筑,有两栋二层小楼,共68个床位。

傍晚时分,工布江达县错高乡的结巴村里开始热闹起来,游客们或在茶馆闲谈,或在村子周围拍照片,或跟着村民学跳锅庄……面对这么欢快的场景,民宿老板罗布告诉记者:“原先村民们只知道巴松错景区离村子近,但是那时,村民们思路尚未打开,找不到致富的门路。 政府的支持,为我们提供了优惠的贷款政策,鼓励大家办民宿、开茶馆、卖土特产。渐渐地村民们开始转变思想,家家户户都经营起了自己的事业,现在我们的收入比以前好太多了。”

结巴村由于地处比较偏远,前些年,通往外面的路也坑洼不好走,村民几乎都是靠种地、放牧和跑运输为生。如今,结巴村依靠巴松错的旅游资源优势,乡村旅游搞得有声有色。

“现在我们家的客栈有10间房16个床位,都是自己家人在经营。在家门口就能致富的日子,是原先想都不敢想的。”罗布笑着告诉记者。

发展智慧旅游——

增收致富路更宽

林芝市大力实施信息化建设战略,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坚持把旅游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林芝全域旅游转型升级的“金钥匙”,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实施完成“智慧旅游·乡村旅游信息化”项目建设。整合资金5229万元,完成大数据平台、视频汇总平台、家庭旅馆预订平台、农牧产品展销平台、H5导览平台等软件开发,惠及20个旅游示范村300个家庭旅馆。

在米林县的才召村,35岁的其美拉姆正在开心地打包灵芝、手掌参、天麻等土特产品。“这是一个广东朋友下的单,我要尽快打包好,到村子里的快递点帮他邮寄出去。”其美拉姆说。

其美拉姆经营的特产就摆放在家里,一排货架,一部手机,网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原先我在南伊沟景区有一个摊位,专卖特产。那时候整天来回跑,风吹日晒的。现在推行的智慧旅游,方便了我们老百姓,把特产摊位搬回家,照样能挣钱。我的很多客户都是通过网友介绍找到我的。”其美拉姆告诉记者。

工布原乡景区位于林芝市巴宜区布久乡,该景区以展现世界唯一工布藏族特色文化为主题,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手段,以寺庙、花谷、果园、非遗、特色民俗、文化演艺为核心产品体系,是一个集休闲体验、民俗体验、文化演艺、餐饮娱乐、旅游观光、度假住宿、运动康养、研学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型国家景区,景区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

“我们是从河南自驾过来的,在网上看到这里可以体验工布藏族特色文化 ,我们就开车过来了。”游客李先生告诉记者。

此外,林芝市在扎西岗村、罗布村对17个家庭民宿进行扶贫改造,建成一批具有典范引领作用的示范智慧家庭旅馆,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产品实现有效供给、差异化供给,促进了各类旅游要素在网络内的高效流通。

锁定生态旅游——

好风景变好“钱景”

草莓刚刚成熟,就有游客前来观光采摘。在巴宜区更章乡久巴村的草莓大棚里,来自周边的游客一边采摘,一边拍照。每到周末,草莓大棚里就充满了欢声笑语。过去,草莓种植户将草莓运到市场批发销售,费时费力不说,收益也一般。“如今,乘着草莓采摘游的东风,不仅游客上门采购,单价还涨了不少。”种植户喜笑颜开。

“久巴村草莓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成立,现有56座温室大棚,其中53座种植草莓、3座种植火焰参,草莓种植面积达26.5亩,2021年年产量达6万余斤,实现收入240万元(3户群众收入超10万元),合作社成员每户拥有温室大棚2座,带动合作社成员户均增收8万余元。”久巴村党支部书记多布杰介绍道。

近年来,国道219的改建,让丙察察段成为“滇藏新通道”的核心段,成为继318国道之后最受自驾爱好者欢迎的进藏线路。丙察察自驾游“火”了,更是带“活”了一个乡村的思路。

来自辽宁的游客董先生说道,从丙中洛到察隅不到300公里,虽然在一天之内能走完,但那基本属于走马观花。如果你想慢慢体验这段旅途的美妙,从察瓦龙出来,在梦扎村住一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能够与家人在亲近大自然中,享受惬意时光。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产业,察隅县当地政府、林芝市税务局驻梦扎村工作队与村“两委”考察调研后决定立足梦扎村自身条件优势,把现有资源与村民闲置的房屋整合起来,打造民宿产业,走“旅游+民宿”乡村振兴路,为村民增收注入活力。

“2021年,梦扎村发展民宿的村民不仅增加了收入,村民上山采集的林下资源也增加了收入,采集的灵芝、松茸、桑黄等‘山货’直接卖给游客。”梦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江安旺堆介绍,随着自驾游客纷至沓来,原本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积极回归,好风景成就了好“钱景”。如今,在梦扎村利用空闲房屋发展民宿的村民达7家,1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自2020年以来,全村民宿产业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万余元,农特产品收入每年均实现正增长,人均突破4000元。

目前,梦扎村内外兼修提升“颜值”和“气质”,着力打造成为乡村旅游名片,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伴随着丙察察旅游热的进一步兴起,小山村蕴藏着大蜕变,融合特色乡村民居、自然山水为特色的民宿产业即将成为梦扎村振兴的“美丽经济”。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