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又到雪域桃红时——一个高原“网红村”的“桃花红利”

2022-04-10 来源:新华社 分享:

索松村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派镇,小山村面向南迦巴瓦峰,脚下是蜿蜒的雅鲁藏布江,每当春暖花开时,沿江数十里的桃花次第盛开。与雪山冰峰相衬,与大江碧波相伴,与藏地风情相依,独特的景色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不远千里而来,共赴一场“桃花之约”。

雅鲁藏布江河谷一路桃花盛开,和雪山相映成趣。图为米林县索松村远眺南迦巴瓦峰。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来自新疆的游客李建疆已经是连续三年来到索松村“打卡”,上个月他约上几位朋友从成都出发,沿着318国道一路自驾来到林芝赏花。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西藏美景已成为他念念不忘的“诗和远方”。

“三年来了三次,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天气不同,风景也不一,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总希望能追到最好的照片。”李建疆说。

行走于索松村,除欣赏千娇百媚的桃花外,堆琼叠玉的雪山,澄澈如洗的蓝天,流动变幻的云彩,虫鸟的啾啾和鸣,无不让人流连。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造就了“桃花红利”,村民们的生活也因桃花而发生“蝶变”。

索松村附近盛开的桃花。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近来,索松村村民拉巴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许多游客来电咨询民宿预订。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时常被云雾笼罩,难得一睹真容,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希望有缘“邂逅”。索松村是欣赏南迦巴瓦峰最佳位置之一,恰逢桃花盛开时节前来,如若邂逅更添几分诗情画意。

2013年,拉巴的父亲乔次仁办起了村里的第一家民宿,从最开始为徒步和骑行的“驴友”提供床铺,到先后三次扩建,如今已成拥有40个房间的“网红”民宿,拉巴一家的生活因旅游而变得越来越红火。

开民宿前,拉巴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当向导和上山采虫草、松茸。“每年五六月份采虫草,六七月采松茸,吃住在山上,饿了就吃风干牛肉、糌粑。”拉巴说,尽管很辛苦,但每年收入也就两三万元,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游客在桃树下拍照留念。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2016年,随着通往索松村的柏油路建成通车,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村里游玩,旺季时拉巴家的民宿经常“一房难求”。如今拉巴将民宿和餐馆出租,每年能收入65万元,自己从事旅游包车业务,每年能收入20万元左右,再加上政府的各项补贴以及景区门票的分红,他家的年收入已近百万。

在林芝市,类似索松村这样的桃花村还有不少,而拉巴家的生活变迁,只是越来越多的西藏农牧民共享旅游业红利的一个缩影。据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统计,“十三五”期间,西藏累计接待游客15763.26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2125.96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时期的2.3倍和2.4倍,带动7.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早晨的索松村。 新华社记者 曹健 摄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变成‘网红’打卡地,大家都说近十年是索松村旅游起步并快速发展的十年。”索松·乔次仁庄园经营者杨波说,尽管这两年旅游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但疫情过后,终是春天,索松村的桃花经济也定会越来越红火。

索松村村民拉巴在自家民宿前。 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索松村的桃花肆意铺展,灿若朝霞,而这里村民们的生活,也正如桃花般缤纷绚烂。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