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日喀则市森林消防大队消防员黄宗磊:守护第二故乡的绿水青山

2022-04-28 来源:西藏商报 分享:

黄宗磊在学习森林消防相关知识。图由黄宗磊提供

从2006年身着“橄榄绿”踏上雪域,到现在身着“火焰蓝”坚守高原,变的是制服的颜色,不变的是初心和忠诚。驻守雪域十余载,黄宗磊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青春证明了对森林消防工作的热爱和奉献。他把日喀则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坚持守护这片土地的绿水青山,为第二故乡的生态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舍“小家”顾“大家”

坚守高原消防事业

怀着对森林部队的热爱,18岁的黄宗磊正式入伍到武警西藏森林总队日喀则大队服役。从那时起,他就给自己定下了守卫高原绿色生态的目标,此后努力工作、刻苦训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今年32岁的黄宗磊自入职以来,先后参与了10余次灭火作战任务和多起抢险救援,出色地完成了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多次受到嘉奖。然而繁重的工作和艰苦的训练,让年轻的黄宗磊患上了心肌缺血、痛风等高原疾病。

2018年,武警森林部队退出现役,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武警西藏森林总队日喀则大队成为如今的西藏森林消防总队日喀则市森林消防大队。当时,考虑到黄宗磊的身体情况,长期两地分居的家人建议黄宗磊回家休养。一边是父母与未婚妻的期盼,一边是工作的需要,在这“小家”与“大家”的抉择中,黄宗磊毅然选择了留下,坚守高原森林消防岗位,成为了一名消防救援队员。

说起选择坚守岗位的原因时,黄宗磊回忆道:“这十几年来,我能有今天的进步,离不开单位的关怀和培养。现在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也练就了本领,不能就这么离开,当然要选择留下。”

连续作战12小时

圆满完成灭火作战任务

“奉献更讲贡献 艰苦不怕吃苦”是消防救援人员胸前的一枚特殊勋章,也是黄宗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15年来,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成长为日喀则市森林消防大队的骨干力量。

2020年12月29日,日喀则市某县森林发生火灾,接到上级增援命令后,刚送完驻防分队还未归队的黄宗磊,为争取最有利的救援时间,第一时间请战,连夜赶至火场,迅速展开灭火工作。

扑救现场海拔在3800米以上,火场落差500米左右,陡峭的悬崖和布满荆棘的山路,将他和队友的脚磨出了一个个血泡。由于火场面积较大,为更好地指挥队员灭火作战,准确掌握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黄宗磊上山下山来回奔波十余次,在各个火点周围来回穿插。灭火期间,他时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阵地最前沿,坚定地走在队伍最前方。凭着过硬的业务技能,黄宗磊带领的水泵小分队与其他队员们合作配合对火线进行扑打,连续作战12小时,圆满完成了灭火作战任务。

扎根在基层

坚定守护绿水青山

为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消除火灾隐患,每年森林草原防火紧要期,黄宗磊都会带领森林防火宣传小分队深入原始林区、旅游景区和重点火险区进行清山巡护和火险排查。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带头组织指战员履行生态建设使命,带领队员累计义务植树数百余株。“日喀则是我的第二故乡,坚持守护这片土地的绿水青山是我的职责。我将一如既往地履职尽责,为第二故乡的生态发展尽一份力量。”黄宗磊说。

15年来,黄宗磊牢牢扎根在基层,一直从事着森林消防事业。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甘于奉献的精神,将自己的青春汗水洒在日喀则市森林防火事业上,在平凡的森林防火工作中踏踏实实做事,赢得了同事的赞誉和组织的肯定。

记者了解到,每逢森林草原防火紧要期,日喀则市森林消防大队80多名森林消防员每日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山头,保护着郁郁葱葱的树林,为森林防火工作默默付出。他们作为高原消防事业中一支年轻、专业的力量,心怀责任和使命,用实干笃行,坚定地守护着日喀则的绿水青山。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